返回第四百七十九章:狂风骤起虎咆哮(第1/4页)  烽火文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成都以西,巴颜喀拉山以东之地尽属甘孜,地势辽阔,有山川有沟壑,道路险峻,起伏不定,蜿蜒曲折,除非是自幼生活在此精通攀爬之人,否则哪怕是百万精锐也难以在此地逞凶。

    所以,哪怕是当年雄视西北大地的金国,在占据川蜀期间也不曾出兵踏足过这片地域。

    原因就是两个字——懒得。

    甘孜物资匮乏,资源紧缺,算是华夏少有的贫瘠地区,大举兴兵征伐,因为地势不利而损兵折将不说,受益也是极低。

    不过一个月前,一直秘密在渔州训练的鸳鸯军忽然自钓鱼城开拔,一路穿越蜀地,在成都府和半年前收服的两千三百名贼兵会合,以邹布衣为军师,喻洁仪为主帅,悍然杀入了甘孜。

    一万多名悍卒,其中两千多人是精通流窜洗劫的贼兵,余下的也都是按照马贼战法训练的鸳鸯剑卒,他们或许不擅长阵地战,但是对于这类深山穿行,游走劫掠的游击战术,都是极为精通。

    甘孜贫瘠苦寒,也使得当地民风剽悍,不说真熬骨统辖的十几个部落个个披甲佩刀,就是边缘地带的一些七八岁小童,腰间也都会怀揣着石头磨成的匕首,三四个小娃儿就敢联起来去捕猎山狼,民风之凶,可见一斑。

    甘孜靠北一带,有一城名曰石渠,这儿本是吐蕃领土,可惜后来吐蕃为金国所灭,又强行征走了当地青壮,唯有少数老幼幸存。

    等金兵撤走后,此地也被四周的部落所侵占,加上几年前真熬骨晋升七境一统甘孜,此地也彻底脱离了金国的统治。

    论地理,石渠城临近西宁,常年被金国铁骑袭扰。

    论民风,这些年被金人连番劫掠镇压,早就打断了脊梁。

    论经济,虽然靠着和相邻的西宁黎州贸易勉强在甘孜各城占优,但是每年都会被黎州勒索去大半,反而更显得有几分萧条。

    短短一个月时间,鸳鸯军在邹布衣的谋划下连破十几家部落,几乎杀到了甘孜中部。石渠城固然位处西边,但是民众们也提前感受到了烽火的气息,客栈街巷中,人人议论的都是席卷了大半东面的战火。

    石渠城东门,几名没精打采的老卒扛着长矛坐在城门边上,他们也没心思去盘剥入城的人,毕竟这些年好几次就有人运气不佳碰到了伪装历练的金人纨绔,自己掉了脑袋不说,还连累石渠城硬生生被金国铁蹄踏薄了三尺,时候久了,也没人再敢去冒头乱来。

    这几名老卒正聊着东面那儿的战事,前两天有一队客商过来,入城时候说起了那边的情况,那个由娘们掌管的军队委实不像是正统军队,更像是一伙野狼般的贼寇,来去如风,从来不打正面战,使得众人都误以为这批军队不擅长正面交锋。

    中部的几个大型部落迫于无奈,将几家的战士全部集结起来,然后派了接近五百多名斥候,才锁定了这批外来人的位置,然后接近三万名凶悍战士一拥而上,想要将这群为祸了甘孜一月有余的军队彻底消灭。

    没成想,明明是从来不敢和他们刚正面的鸳鸯军,展现出的实力简直让人心惊胆战,除了边缘两千多名游兵散勇一般的游击队,正中央那九千名披绿甲佩长剑的剑卒更是凶悍异常,结阵之后剑光如山,杀得各部战士丢盔弃甲。

    他们正在那儿聊着天,城门外忽然来了四骑,为首的是名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相貌普通却偷着几分威严,长发以皮筋束起,身穿黑色大氅,腰间系有一口长剑。

    身后三骑也是不尽相同,一名五短身材,腰间跨有一口黑色麒麟纹长刀的健壮男子,一名男子身形清瘦,嬉皮笑脸的好似放荡儿,最后一名男子算是四人中的颜值担当,刀削浓眉,星眸如海,相貌丰神俊朗,留有一道美髯,又是长冠锦袍,好似东面宋朝里身居高位的高官般气度不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