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三章:刮骨削肉乃儒敌(第1/3页)  烽火文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第二届百家讲坛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播开来,移通学宫的论辩之风骤然大盛,无数学子自发地展开了一场场不分地点不限题目的论辩,整座学宫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能听见朗朗之声。

    戴上人皮面具的姚若愚走过数座教学楼,最后来到了学宫东侧的鸳鸯湖,这片往日多是男女吟诗作对的净土,如今也沦陷在了论辩声中,无数三五成群的男女学子在这儿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是热闹的,但是往日的雅致氛围却已经荡然无存。

    化名“陆逊”的姚若愚此时正坐在四名年轻男女旁,听着四人针对“文武之争”进行着论辩。

    “武将打天下,文人治天下,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定律,如今我大文坐拥川渝两地,短期内又无需担忧兵灾之祸,自然需要重文抑武。”

    “不然,虽说我大文表面上繁荣昌盛,但是南北有蛮蒙虎视眈眈,东面的大宋皇朝虽说是我大文主国,但是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谁知道他们何时会对我等生出心思,若不重兵,日后外贼扣门,我等以何御敌?”

    “不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陈兄可曾听过?这六大统帅率军坐镇一方,一旦他们拥兵自重,就如周末诸侯割据无视上国的局面,届时怎么解决?”

    “那以刘兄之见,此事如何解决呢?”

    “简单!每年更换一次统帅,每半年更换一次镇将军,每月更换一次营将,如此就能保证武将无法长时间把持兵权,也能避免他们将国军变为私军的事情发生。”

    听到这儿,姚若愚有些忍耐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先前说话那人顿时不满看来,不悦道:“这位兄台是在讥笑我么?”

    摆摆手,姚若愚笑道:“没有。”

    “既是论辩,自然各人都可畅所欲言,刘兄何必生气呢?”另一名年轻文士朝姚若愚笑着点点头,道,“这位兄台若是有什么想法,尽可直言。”

    抿了抿嘴,姚若愚笑道:“怎么说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各位可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几人闻言都是一怔,那刘姓文士皱眉道:“自然可让他对军队的掌控力降低,避免他们割据反叛。”

    摇摇头,姚若愚看向其他三人,那陈姓的文士似是想到什么,迟疑道:“如此一来,只怕军队的战斗力会大幅度降低……”

    摊开手,姚若愚笑道:“诚然,我大文坐拥川渝,进可攻,退可守,短期内的确无需担忧外来兵灾,可是早晚有一日要面对南蛮和蒙古的进攻,若是那时候我大文军伍战力薄弱,如何抵挡他们的攻势?”

    “所以王爷这两年并不打算安养生息,而是继续穷兵黩武么?”

    忽然,一人在旁边轻声问道,姚若愚回头看去,看见来人后先是挑眉,继而失笑道:“何谓穷兵黩武?我大文这些年兴建学校,招揽百家宗师入川渝教学,难道李兄没有看到么?”

    “此为祸国之举,”来人面色冷淡,淡淡道,“不尊儒术,而推崇百家竞逐,只会动摇国之根基。”

    手指轻轻摇动,姚若愚冷笑道:“为何一定要尊崇儒术?”

    “自大汉以来,历代君王重儒家兴儒术,方才有了无数鼎盛皇朝……”

    来人还没说完,姚若愚已经失笑道:“那为何现今汉朝消亡,大宋鼎立?”

    不等那人反驳,姚若愚又是一笑:“儒,什么叫儒?人之所需才是儒,李兄难道觉得现在的儒家教义就是人们所需要的么?”

    来人怒道:“不是么?在我儒家三千学士的努力下,我大宋位居华夏各大皇朝之首,武力、财力、国力俱是天下第一,难道还不能证明我儒家的重要性么?”

    “是么?那为何宋朝仍有无数贫困百姓?仍有无数流民流离失所?”眼神微微锐利,姚若愚冷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