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图的重要性(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门庆带在身边的,是乔郓哥的岳丈,那玉娇枝的父亲,大名府画师王义,以及西门庆自己那个西门堡少壮骨干培养班的几个擅长绘画之人。

    西门庆此番北上,只所以要带上画师王义与几个绘画学徒,当然不是为了给完颜阿骨打等人绘制肖像画,讨他们欢心,而是要让这几人磨练一个新本领:观察辽东的地理环境,绘制更精准一些的地图。

    西门庆在协助东平府知府程万里指挥各州官军围剿晁盖一伙梁山泊贼寇时,发现一个他以前忽略了,如今当真行军打仗时却颇为让人头疼之事,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地图比起西门庆穿越前见过的现代地图,实在是太粗糙了。

    说起来,这大宋王朝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地图。

    大宋建国之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在攻灭南方的各小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朝廷对割据各国之图籍多方搜索,又命州县按时造送地图,并由这些地区图绘成全国地图。

    大宋建国后,初定每五年造图两次,宋太宗淳化四年改为五年一次,宋真宗咸平四年又改为十年一造。太宗、真宗、仁宗朝时均编制全国地图。

    宋神宗熙宁四年,令集贤校理赵彦若监制“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熙宁六年完成制作后,赵彦若上十八路图一卷及图副二十卷。

    由于对集贤校理赵彦若监制的地图不满意,宋神宗于熙宁九年复命沈括重编天下州县图。

    宋神宗这次算是用对了人,沈括是宋代的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古代科学经典梦溪笔谈。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沈括很注重考察国内的山河特点,形成了他的地理学说。

    沈括考察了浙江的雁荡山并提出雁荡山的凌空巨石是雨水千百年冲刷的结果。他考察过黄河三角洲并提出三角洲是黄河泥沙堆积而成的科学论断。

    沈括还有一大创造,就是在接受宋神宗的制图任务后,用创新的“飞鸟图”绘制了“大宋天下郡守图”,使得大宋的地图比之前人精确了不少。

    在宋代,由于古人测绘技术的局限,绘制地图用的是“循路步之”法,也就是沿路步行丈量,用步行得出的数据绘制地图。

    由于道路弯弯曲曲,山川高低错落,用“循路步之”法绘制的地图与实况有很大的误差,图上差之一厘,实地就差之千米。

    他采用“飞鸟图”也就是“取鸟飞之数”,用的是飞鸟直达的距离,有点像后世的航空拍摄鸟瞰图,使得地图的精确度大为提高。

    因为对地理学的热爱,沈括常常躬亲从事地图测绘工作。在他奉使辽国的返国途中,实察山川形势及敌境风习,撰制了使契丹图钞,后又刻木图,成为早期地图模型。

    沈括完成的天下州县图,又名大宋天下郡守地图,以所绘疆域,仅限于当时大宋政治权力所及的范围,既包括置有守、令等官的地方。

    此图于元佑二年绘就,成图二十幅:大图一,高一丈二尺,宽一丈,小图一,诸路图十八。大图是全国总图,小图系大宋四京地图,诸路图是一路一幅。

    此套图以二寸折百里,比例尺较晋代裴秀的方丈图加大一倍,改成为一比九十万,并将方位改为二十四至,其精密度胜过前人三倍。

    二十四至用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干、坤、艮、巽四卦为指标。后世航海罗盘针所用之二十四至,就采自沈括这次重要创造。

    沈括的地理学说与大宋天下郡守地图在与辽国的边界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宋与辽国之间战争不断,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罢兵休战。然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