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胜利(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四十四章永垂青史的胜利燕地汉人被迫向北迁移,人人怨声载道。

    金军将士告诉这些燕地汉人,让他们迁移的主意是宋国出的,是南朝宋国不要他们。于是,被强制迁徙的燕地汉人对宋朝怨恨不已。

    这些人知道,要想不背井离乡,南边的宋朝是指望不上,只能寄希望于金国不让出燕京。这样,他们作为金国的臣民,就不需要离开燕京北迁辽东了。

    燕京城的汉人们找到会说汉话的金国大将完颜希尹,对他进言说燕京疆土本非宋朝的,而且物产丰富,战略地形也非常险要。如此宝地,你们金国为什么定要将其拱手送与宋朝,为何就不能自己统治呢?

    完颜希尹听了燕京城汉人的劝说,对此深以为然,于是再次对皇帝完颜阿骨打进言,请求不要把燕京城等地交给宋朝,而是以涿、易两州为界,与宋朝分治燕地。

    此时,完颜阿骨打感到身体不适,已经无心在燕京城久留。

    完颜阿骨打对完颜希尹说道:“谷神,我知军中众将和辽国遗臣们都不愿将燕地送与宋朝。但是当年与宋朝约定的海上之盟,我已亲口答应了将燕京割让给宋朝,不好反悔。

    你也知道,我完颜阿骨打言出必行,从不食言,希望你等都能让我完成我的承诺。

    我这身子骨已经不行了,待我百年之后,对于这燕京之地,你等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定夺。”

    完颜希尹听了,将完颜阿骨打之言转告给军中宗室诸将,金军中反对交割燕地的声音方才平息了下去。

    此时,统制姚平仲、康随赶回雄州,向太尉童贯通报了燕山府的最新情况。

    童贯得知金军即将退兵,就派代州守将李嗣本带五万河东兵先行进入燕山府境内。

    随后,宣抚司宣抚使童贯,副宣抚使蔡攸二人亲率大军三十万向燕山府进发。

    童贯此举,也是为了向金军和燕地百姓虚张声势,以便顺利接管燕京和日后统治燕地。

    此时天气变热,金军中多有人不服水土,得了疫病,就连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都已染病。

    完颜阿骨打无心留在燕地,他见宋军后,就命人起寨开拔,撤出了燕京城。

    临走之前,金军将燕京城及附近各处要塞尽数毁掉,然后带着城中的金银珠宝,还有城内的官吏、百姓、技工、娼优、书生、商贾等大量居民,自松亭关撤出了燕京。

    金军撤退后,李嗣本带兵立即进驻了燕京城。

    此时,宋军自摆乌龙,在燕京城又上演了滑稽的一幕。

    太尉童贯收到金军已经撤退的情报后,为稳妥起见,命令郭药师为先锋,率领一队人马先一步进入燕山府,和李嗣本在城中会合。

    怎知郭药师率部赶到燕京城下时,城中的李嗣本远远的看到郭药师军,误以为是金军又派兵回来了,吓得他连手下部队也顾不上,独自逃回城外大营中躲避。

    郭药师入城得知李嗣本逃走后,连忙派人告诉李嗣本不用害怕,来的是自家兄弟部队。李嗣本这才恢复镇静,打马回到燕山府。

    河东军李嗣本胆小如鼠的拙劣表现让常胜军诸将对宋军各部愈加轻视了。

    得知金军的确是撤走了,童贯、蔡攸二人这才威风凛凛地率部进入燕京城,代表大宋朝廷收复了燕地。

    虽然收回燕地是值得庆祝之事,但太尉童贯却没有多少喜悦的心情,他在担心金军会突然反悔,回师燕京城,将自己困在城中。

    因此,童贯勉强在燕山府呆了十余日,匆匆忙忙的安排了燕山府各州的接管事宜后,便和蔡攸一起返回了雄州城的宣抚司。

    在童贯领兵进入燕京城时,完颜阿骨打亲自率领大军向西过居庸关,直奔奉圣州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