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六章 赵良嗣的艰巨任务(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身为辽国的太后,萧太后不顾同族的萧干劝阻,毅然决然地跟着耶律大石和契丹军踏上了西去夹山,投靠天祚帝耶律延禧之路。

    然而,正如萧干所猜测的那般,天祚帝耶律延禧并未谅解耶律淳称帝之事。

    当萧太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夹山,还政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后,却被残暴的天祚帝当即处死了。

    耶律大石因为有领军投奔天祚帝的功劳,得到了天祚帝的赦免,侥幸逃得一命。

    耶律大石毕竟是耶律淳一手提拔上来的,与耶律淳也有君臣之谊,因而见萧太后遇难,耶律大石已经深悔不该带着萧太后去见天祚帝。

    然而,大错已经铸成,那个在宋军攻占燕京城时,勇敢的亲自操弓上阵的皇太后,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萧太后在燕京城里的英勇表现,已经赢得了许多燕京城契丹贵族的拥戴,因此他们都追随着萧太后来到了这荒僻的夹山。

    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暴行,让这些契丹贵族心寒不已,许多人开始起了叛离天祚帝,投靠金国女真人的心思。

    得知萧干带着几万大军躲藏在燕地北边的群山之中后,天祚帝耶律延禧虽然恼恨他拥戴耶律淳为帝,但还是为萧干加官晋爵,大加笼络。

    然而,萧干得知萧太后遇害后,勃然大怒,拒绝了天祚帝授予的官职,带着奚、汉、渤海三军回到了奚族的故乡箭笴山地区。

    萧干在箭笴山召集奚族各部贵族聚会商议,得到了他们的拥戴,于是在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

    萧干改元天复,利用从燕京城带出来的文武官吏和奚族贵族,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又改奚族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建立了奚人自己的政权。

    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萧干独立建国称帝后,立即下旨称萧干是乱臣贼子,号召辽国军民齐心协力平乱。

    然而,天祚帝现在只能指挥一些西京道的游牧部落了,燕京地区已经落入金军和宋军的手中,哪里还有人会响应他的号召?

    燕京地区的最后一股辽军势力,平州张觉部也已经向金军投降,辽国在燕京地区再无一兵一卒。

    对于萧干的奚国,天祚帝耶律延禧显然是鞭长莫及。

    萧干建国称帝,威胁的当然是中京道和南京道的金军占领区。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得到消息后,立即写信招降萧干,对他告喻祸福,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向金军降伏。

    然而,萧干拒绝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安抚和招揽,誓言要与金、宋两国分个胜负。

    箭笴山是奚族传统聚居区,位于燕山东部,那里山势高峻、陡险,是燕山北部山地与辽西走廊、华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为萧干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地势,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命令中京大定府的完颜昌等人不必上山进剿,只须守住山下的城池和关隘即可。

    完颜阿骨打的策略是,将萧干困在贫瘠的山区,让他难有作为。

    只要萧干不向北进攻,金军也不会主动攻击他。

    至于萧干军是否会向南进攻燕地,完颜阿骨打并不想过多的理会。因为,他力排众议,决定将燕地交给宋国。

    萧干军的麻烦,不妨留给接管燕地的宋军去面对。

    身为身经百战的一代雄主和名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已经识破了萧干的战略意图,猜到了他将来的进攻方向。

    此时的宋、金两国,正在为是否交割燕地,如何交割燕地展开拉锯战一般的谈判。

    完颜阿骨打当初将马扩留在军中,主要是为了在攻打居庸关和燕京时,让马扩帮助分辨是辽军还是宋军,防止误打了友军。

    如今燕京已经收复,燕地各州相继降伏,金军不须再动刀兵,马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