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双喜临门(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一十三章童太尉双喜临门目送着四军大王萧干走后,涿州留守郭药师立即在城内校场召集所部兵马,宣布要举众投宋。

    郭药师对常胜军的将士们说道:“常胜军的兄弟们,今日且听我郭药师一言。

    现今天下大乱,天祚帝外逃夹山,燕京中伪后萧氏当政,兼有女真金军大兵压境,辽国马上就要败亡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兄弟们与女真人厮杀多年,难道不忧惧辽国灭亡后,女真人对我等进行报复么?

    如今我等有一脱困良机,宋朝天子有好生之德,派重兵到这里拯救我们。

    如若我们归顺宋朝,便有高官厚禄的封赏,兄弟们也人人都能分得土地钱粮,在此地安居乐业。

    如果我们不看清形势,一味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继续与金、宋两军对抗,那就等于自取灭亡。

    我郭药师为了兄弟们的出路,愿意背负骂名叛辽投宋。

    如有不愿投宋的兄弟,你们可以自行离开涿州,也可以绑了我郭药师去那燕京城邀功请赏。

    兄弟们,你们何去何从?愿随我郭药师一同投靠宋朝么?”

    郭药师在常胜军中的威望本就极高,再加之近日涿州城中对汉人和常胜军不利的流言颇多。常胜军的将士们早已惶恐不安,急需寻找出路。

    此时听了郭药师入情入理的言语,校场上万人皆呼愿意,全军就此跟随郭药师走上了叛辽投宋的道路。

    得到将士们的支持,郭药师立即调兵遣将,命人将军中的监军,萧余庆等契丹人、奚人都抓起来,将他们礼送出城,遣返回燕京城。

    通过这一手段,郭药师和平地清除军中亲辽的异己分子,净化了涿州城和常胜军的队伍。

    同时,郭药师派团练使赵鹤寿带着降书赶去雄州和大宋太尉童贯联系。

    雄州城中,太尉童贯见到涿州团练使赵鹤寿后,得知郭药师举全军和涿州来投,喜出望外。

    易州方降,涿州又不战而降,太尉童贯此番北征可算是双喜临门。

    童贯一边派人奔赴涿州安抚郭药师,一边急忙向东京汴梁城里奏报喜讯。

    此次郭药师携常胜军南投,宋朝的收获可不小。

    郭药师掌握的常胜军有步卒八千人,精骑五百,这是目前辽国在燕地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不同于易州城高凤手中的守城军马,郭药师的军队是一支能与金军作战的野战部队,战斗力远超过高凤的易州军。

    郭药师投宋后,连同涿州城及周边四县大片土地,统统落入宋军之手。

    萧干被迫领兵退回燕京城,随后萧余庆也狼狈不堪地逃回燕京城后,带回了郭药师投宋的消息。

    燕京城中,得知易州、涿州二州守将相继投宋,其它各州守将的心思也难明,萧太后极为惊恐,急忙召集百官入宫议政。

    萧太后垂泪对群臣说道:“众卿家,我大辽危矣!

    探马回报,北边女真金国的前锋部队如今已经打到了奉圣州,距离我燕京居庸关已经不远。

    南面宋朝大军压境,易州高凤,涿州郭药师不念国恩,已经先后投降宋朝。

    南北两路敌军压境,我辽国眼看就要亡国了。

    要想保住辽国残存血脉,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忍羞含辱地投靠一方,才有一线延续宗庙祭祀的希望。

    今日哀家召众卿家来,就是一起议议,看宋、金两国哪个更可靠一些。

    待有结论后,哀家将向这一国上表称藩。”

    面对萧太后抛出的难题,大臣们意见相左,有人说金国军力强盛,可以依附。又有人说宋朝与辽国有百年契约,曾是兄弟之国,更为可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