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请降(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一十一章易州请降太尉童贯让赵良嗣联络辽国宰相李处温做内应之事,虽然最终结果是李处温被晁盖、吴用等人出卖,兵败身死,让童贯的计划破产。

    但李处温事件在辽国持续发酵,对大宋还是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李处温之乱被镇压后,天锡皇帝耶律淳驾崩,萧妃在四军大王萧干的拥护下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

    但是不论是萧太后还是四军大王萧干,以及林牙耶律大石,他们对汉臣的掌控都不如长期镇守南京析津府的耶律淳。

    在李处温之变后,萧太后及萧干等辽国契丹和奚族贵族对汉臣失去了信任,不知还有哪些汉人重臣在暗中与大宋勾结,图谋不轨。

    四军大王萧干在燕京城以清剿李处温余党的名义,逮捕了一些汉人的大臣、医官等,甚至顺藤摸瓜对蓟州二仙山进行了围剿。

    二仙山的罗真人与李处温家族过从甚密,他的弟子多有为李处温效力之人。

    道教本就是汉人信奉的宗教,此时二仙山藏污纳垢,成为了萧太后等人的眼中钉。

    耶律大石亲自领兵包围了蓟州二仙山,发动突然袭击将那罗真人及道观里的一众修道之人都杀了个干干净净,一个不剩。

    事了之后,耶律大石一把大火烧毁了二仙山。

    “入云龙”公孙胜此番也未能逃脱辽军的捕杀,晁盖未及向萧干求情,公孙胜就在二仙山死于耶律大石的围剿之中。

    二仙山的灭亡让辽国易州知州高凤与守城大将王倧二人惊恐不安。

    因为,李处温派来与他二人秘密联系的,正是二仙山的道人公孙胜。

    易州知州高凤与守城大将王倧不知公孙胜的下落,也不知朝廷是否已经查明他们曾经与李处温暗中勾结。

    就在二人坐立不安之时,他们又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就是燕京城新立的萧太后正和大将萧干商量,为了防止燕地汉人倒戈宋朝,准备将汉人远迁,或者统统杀光。

    高凤和王倧二人都是汉人,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

    两人又听说宋军第二次北伐军势浩大,不断有燕民前去投奔,就暗中商量,决意投靠宋朝。

    高凤对王倧说道:“现在我军统帅萧干和林牙耶律大石都在燕京城,这易州山高皇帝远,靠近宋国边境,正好起事。

    我们可以引宋军到城下,内外呼应,杀尽易州的契丹人。

    先下手为强,我等将易州献给宋国,就不用怕他们再对你我不利了。”

    对高凤的话,王倧深以为然。两人在府中商议已定,决定背叛辽国,改投宋国。

    王倧找了个相熟的汉人僧人名叫明赞,告知了他来龙去脉,说要救满城汉人百姓,只能投靠大宋。

    明赞听了,答应去太尉童贯的宣抚司帮助牵线。

    明赞行色匆匆地来到大宋境内,顺利地见到了太尉童贯。

    明赞对童贯说道:“我们燕地的汉人等宋军等了很多年,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我听说朝廷曾出榜文招纳,条件优厚。

    我此来,是代表易州知州高凤和通守王倧的。他们想用易州开城投奔宋军。

    如若你们愿意纳降,请约定进军时间,我们好里应外合,让宋军占了易州。”

    太尉童贯听了明赞之言,心头大喜,此番总算是有了王师出征,被人夹道欢迎的感觉了。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太尉童贯又让刘延庆反复询问明赞关于辽国的情况,最后终于确定明赞所说情况属实。

    童贯彻底放下心来,他让明赞先返回易州,带话给高凤和王倧,说宋军将在二十日后准时进攻易州,请他们做好准备,开城门配合宋军。

    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