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后恭(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九十六章前倨后恭从白沟驿撤军雄州的这一场战役,宋军伤亡惨重,沿途几十里死尸堆积横陈不计其数,乃至莫州、霸州境内都随处可见宋军的尸首倒卧在路边原野上。

    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兵刃甲胄也都丢在了路上,被辽军全部缴获。

    更让太尉童贯和麾下西军羞愧难当的是,萧干与耶律大石利用缴获的粮草辎重,竟然就在雄州城外扎下了营盘,摆出一副要攻打雄州,生擒宋军最高统帅童贯的姿态。

    天光大亮后,耶律大石就派遣了一队嗓门大的军士来到雄州城下辱骂宋军背信弃义,要太尉童贯、都统制种师道等人献城投降,割让土地,以此向辽国赔礼道歉。

    萧干与耶律大石之所以如此强势,并非真的要杀入宋国攻城掠地,而是要趁着时机于已有利,逼迫太尉童贯与自己重新签订和平协议。

    辽国燕京如今是被北方的金军与南方的宋军包围,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纵然宋军战力不强,辽军也没有余力攻占宋国的土地。因为辽军最大的敌人乃是北方的金军,燕京辽军的实力无法支撑两线作战。

    打怕宋军,稳住宋国,全力以赴抵抗金军,才是萧干与耶律大石的真实战略布局。

    然而,十万大军被杀得分崩离析,如今城中只有一两万败兵的太尉童贯和他的幕僚们却是揣摩不透辽军真意。

    见识了辽军强大战力的太尉童贯再不敢与辽军正面交锋。

    哪怕城外辽军的辱骂声让杨可世等悍将暴跳如雷,童贯也严禁他们再领兵出战。

    被困在雄州城中,担心辽军攻城的太尉童贯和宣抚司衙门的幕僚们,此刻突然好羡慕朝廷任命的河东、河北宣抚副使蔡攸。

    蔡攸是宰相蔡京的儿子,是道君皇帝身边新得宠的重臣,道君皇帝有意将他培养成将来的宰辅大臣。

    此番大军伐辽,道君皇帝任命宠信的蔡攸为河东、河北宣抚副使,在军中担任监军之职,实际上是要平衡太尉童贯的权柄。

    可是蔡攸是个从未上过阵的文人,哪里敢像童太尉这样亲临前线指挥大军。

    蔡攸磨磨蹭蹭地从东京汴梁城走到北京大名府后,就留在了妹夫梁中书那里,美其名曰为大军主持后勤保障,再不肯北上边关。

    如今整个宣抚司衙门被辽军包围在雄州,只有蔡攸那厮好命,还在北京大名府里夜夜笙歌,风流快活。

    蔡攸那厮当官当得这么洒脱,不仅是因为他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蔡京的儿子,更是因为他风流成性,与道君皇帝赵佶是性情志趣相投的好友。

    蔡攸之所以出任这个职位,是因为道君皇帝认为此次伐辽十拿九稳,就任命他为河东、河北宣抚副使,让他随军去燕地捡军功。

    蔡攸进宫面见道君皇帝时,皇帝问他收复燕地后需要甚么赏赐。蔡攸那厮竟然色胆包天,用手指着正在服侍道君皇帝的两个妃子,说得胜之后希望皇帝将这两个美人赏赐给他。

    道君皇帝赵佶听了蔡攸之言,竟然不怒反喜,欣然答应了蔡攸的要求。

    由此可见,这君臣二人是如何的荒唐,但也表明了道君皇帝赵佶与蔡攸是多么的臭味相投,惺惺相惜。

    宣抚副使背景深、靠山强,可以在后方抱着美人参战,雄州城里的宣抚司衙门里,太尉童贯和他的幕僚们却只能想办法自救了。

    此时他们想起,在雄州城中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辽国天锡皇帝耶律淳派来的和谈使臣王介儒。

    既然在战场上打不过,那就谈呗!

    辽使王介儒是跟着宋使马扩一起,在白沟驿之战前回到雄州城的。

    在出使雄州城的途中,王介儒也曾带着马扩先后拜见了军中大将萧干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