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四章 奚王萧干的孤独抗战(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六十四章奚王萧干的孤独抗战当西门庆帯着人马北上大草原,假意为金国联络交好蒙古部,实则为送孛儿只斤阿兰返回家园与父母团聚时,辽国中京道境内,依然战火不断。

    辽国四军大王萧干中了金军诱敌之计后,轻敌冒进,结果被完颜宗翰军偷袭,丢失了辽国都城中京大定府。

    萧干领军从恩州城南撤,欲走马孟山退到泽州后收拢残兵,与金军再决胜负。结果在大定府以西的三肤河畔,撤退中的萧干军遭到了完颜宗翰麾下女真猛将完颜银术可的突击。

    萧干虽还有两三万军马,但他的军队已经在恩州城与完颜宗雄军激战了数个时辰,许多将士都负伤前行,早已是疲惫不堪。

    萧干在恩州城下撤军时,为了避免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隐瞒了中京大定府失守的消息。但是在军队南撤到归化县北的三肤河,偏离中京大定府数十里地时,手下的将士们也都察觉出了异样。

    萧干这才晓谕全军,中京大定府已失,进军目的地是泽州和松亭关。

    就在辽军震惊不已,人心不稳之时,完颜银术可领军突击了萧干军。

    完颜银术可以逸待劳,用三千精骑击溃了混乱中的三万辽军。

    若非晁盖、董平、乙室八斤、萧翊、落虎等将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掩护着萧干南遁,辽国四军大王萧干险些在三肤河畔以身殉国。

    虽然在中京大定府一战中大败亏输,但萧干其人却是性格倔强,誓要与金军厮杀不止。

    身为奚王,萧干在辽国中京道奚人故地的号召动员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萧干帯着晁盖、董平、乙室八斤等将和数千残军逃到泽州后,振臂一呼,又从附近的奚人部落召集了两万多军队。

    与此同时,萧干的爱将耶律阿古哲和耶律述德等人从马疲岭退兵后,摆脱了完颜宗干军的追击,一路上又幸运地躲过了完颜宗翰、完颜银术可军的拦截,收拢了一万多辽军溃军逃回了泽州。

    萧干重整兵力后,利用进驻中京大定府的完颜杲急于招抚中京道各部,派出奚人骑兵向南下的金军诈降,与他们约定受降的日期和地点。

    完颜杲信以为真,按照约定,派部将温迪痕阿里出、纳合钝恩、诸甲拔剔邻等人领兵前往中京大定府西南边的石子岭迎接投降的奚人部落。

    萧干派遣大军包围了温迪痕阿里出等人,欲歼灭这支金军,一雪中京大定府之耻。

    金军遭遇辽军围困后,并未惊慌失措。温迪痕阿里出等人丢开马匹,爬上了石子岭的高山危崖上据险死守,与辽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厮杀。

    金辽两军在石子岭激战了大半日,辽军也未能歼灭这支打前哨的金军。随着金军援兵的到来,萧干军再次被金军打败,不得不放弃了泽州,逃往了西边的北安州。

    萧干这一路撤军的路线,从恩州临都馆到归化县富谷馆,泽州石子岭铁浆馆,松子岭鹿儿峡馆,车河牛山馆,打造馆,柳河馆,一直退到了柳河与滦河交汇的北安州。

    萧干军走的,正是辽国从中京大定府到南京析津府的驿路官道。萧干之所以一路招兵买马,节节抵抗,就是为了阻止金军进军辽国的南京道。

    在北安州西南,经过卧如来馆、新馆两个驿站,再翻过思乡岭,就到达了大名鼎鼎的古北馆。

    那古北馆驿站就建立在长城古北口的谷地里,是辽国中京道与南京道的分界处,也是一处险要的关隘。

    当萧干领军退到北安州时,已经退无可退。再退,辽军就真的要退入南京道境内,也就宣示着辽军彻底输掉了中京道的战争。

    此时惟有辽军留在中京道境内,才能激励遍布中京道的契丹、奚族各部起兵反金,让金军无法顺利占领辽国的中京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