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桥柳色(第2/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身边的玉石匠人问道。

    “大官人,那里就是长安城东的灞桥镇,是有名的灞桥所在。过了灞桥向西,还有二十余里地就是长安城了。”

    那玉石匠人对东家西门庆恭敬地答道。

    哦!长安城的东门户灞桥到了么?

    西门庆快马加鞭,向柳树林冲了过去。他也想早一些目睹大名鼎鼎的灞桥的风采。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在水上修了桥,故称“灞桥”。

    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长安城东边的各主要交通要道。汉代定都长安城后,在灞水上修建了一座木梁石柱墩桥。

    其后,汉代的灞桥年久失修,逐渐损毁。隋开皇三年,在原汉代灞桥址以南新修建了灞桥,故称其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了驿站,凡长安城之人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李白曾在灞桥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岑参曾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

    刘禹锡曾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

    李商隐也曾吟道:“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

    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歌吟咏,灞桥沾染上了伤离别的文化气息。日久天长之后,这长安城东的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桥”。

    古人折柳赠别,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柳“和“留“为谐音,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展壮大。

    折柳赠别这一习俗源自何处,已无据可考。文献记载最早可见诸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隋、唐时期,经过文人雅士们不断写诗作赋,灞桥折柳赠别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就被定格了下来。

    这灞桥不仅是寄托隋、唐文人们离别之情的文化载体,它也是长安城外的一处胜景。

    灞桥两岸河滩宽阔,长桥跨河,垂柳依依,碧水蓝天,一望无垠。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柳风雪”的景观,这是著名的“关中景“之一。

    虽然现在是金秋时节,并无柳絮飞雪的景观,但从前的灞桥驿,现在的灞桥镇依然是一个商贾众多,行人如织的繁华所在。

    穿过柳树林,西门庆帯着众人骑马来到了灞桥镇上。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