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四章 赵徽宗的家事(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秋之夜,皇城内举行了盛大的赏月夜宴。

    道君皇帝赵佶与后宫的皇后、嫔妃以及太子赵桓为首的皇子、帝姬们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着大宋的繁华,皇家的富贵。

    李师师虽然受宠,可是此时却与自己的儿子赵杭安静地坐在人群中,并不引人注目。

    当年道君皇帝赵佶跑出皇城去寻花问柳,留宿小御街花魁李师师家中时,后宫的嫔妃们颇为吃酸泛醋。

    皇后郑氏曾经问过道君皇帝赵佶,李师师比起后宫诸美人,有何不同之处。

    当时道君皇帝赵佶答复皇后郑氏说,李师师有一种不同于后宫嫔妃的风情,即使让她与后宫诸美人穿着同样的服饰站在一起,也能一眼分辨出来。

    听了道君皇帝赵佶的答复,宫中的妃嫔们好不是滋味。

    待得李师师因为怀有身孕而入宫后,皇后郑氏与众嫔妃见到万般风情的李师师,方知皇帝所言不虚。

    若说后宫的诸位妃子对新入宫的明妃李师师没有几分敌意,那是不可能。

    不过,李师师为人乖巧,并不恃宠而骄,对皇后郑氏和各位贵妃礼敬有加,渐渐减轻了众人的妒忌之意。

    再者说,道君皇帝赵佶是个好色之人,后宫中有名有姓的嫔妃就有上百人,被他宠幸过的无名宫女更是没有一千也有数百。

    在李师师入宫后,因为怀有身孕,不能服侍道君皇帝赵佶,这厮又新收了许多更年轻的昭仪、昭容、修仪、婉容,把个后宫填得满满当当,夜夜都是声色犬马。

    皇后郑氏和各位贵妃妒忌的对象,很快就换了人。

    李师师诞下一个儿子后,好不张扬,一心养育教导小儿,也不与她人争宠。

    李师师的明智选择,似乎也为皇后郑氏等人所接纳。后宫诸人对李师师不再抱有甚么偏见和敌意。

    道君皇帝是个风流成性的之人,这后宫中的妃子们,谁没有被他宠幸过?多了一个李师师,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

    实际上,现在的皇后郑氏可就是从宠妃升为皇后的。

    道君皇帝赵佶在十七岁成婚,娶的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他即位当上皇帝之后,依礼册封王氏为皇后。

    然而,王皇后是道君皇帝当闲王时娶的,她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道君皇帝。因此,王皇后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

    彼时,道君皇帝赵佶宠幸的是郑、王二位贵妃。

    郑、王二位贵妃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

    道君皇帝赵佶为闲散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

    郑、王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端王赵佶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也有所觉察。

    待到端王赵佶登基即位,向太后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身边的郑、王二人赐给了他。

    道君皇帝赵佶如愿以偿,甚为欢喜。

    据说,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

    显而易见,出身押班内侍官的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道君皇帝处理奏章。因此,道君皇帝初登基时更偏爱郑氏。

    生性浮浪的道君皇帝赵佶还曾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

    原配王皇后去世后,道君皇帝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屈指算来,郑氏也在宫中做了十年的正宫皇后了。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先后受赵佶这个风流皇帝宠爱的还有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

    道君皇帝的长子,如今的太子赵桓今年二十一岁,他的母亲正是十年前过世的皇后王氏。

    因为十一岁就品尝了失去了生母之痛,太子赵桓在成长中性情受到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