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四章 贼和尚的妙用(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完颜阿骨打交给西门庆三人的这个任务,立功容易,但也须冒一定的风险。

    因为金军连败辽军,整个临潢府的各族军马早已是人心惶惶,各怀异志。

    除了对辽国忠诚度最高的契丹人和奚人还在坚持抵抗,其它汉人、渤海人、室韦人等各族军民里不少人都起了降伏金军,换取平安富贵的念头。

    西门庆、辛斡特刺、移刺窟斜这三个金军谋克凭借战无不胜的金国大军的声威,一路上在那些小草原里招降纳叛,说服了许多辽国部族来降。

    西门庆是汉人,主要负责招揽沿途汉军和汉民百姓。辛斡特刺、移刺窟斜二人原是辽将,在护步答岗兵败后归降的金军。因此,他二人请缨前来,是为了说降辽军中的故交老友。

    虽然狐假虎威的一路招揽辽国叛军,看上去能够轻松地赚得战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毕竟人心叵测,投诚的部族和军民中未必没有忠于辽国的奸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们偷袭暗算,施计刺杀。

    西门庆之所以甘冒一定的风险自请领受招揽降人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赢得战功,将来参加比武招亲大会,更是为了在溃散的辽军中选拔良才,暗中笼络,以图将来为己所用。

    让西门庆意料不到的是,从宁州前往上京临潢府的沿途,他不仅降伏了许多各族军民,竟然还招揽到许多寺庙的和尚!

    西门庆等人越是接近上京临潢府,在路边、山上见到的佛教寺院和佛塔越多。

    这些佛教寺院里的高僧大德们听到西门庆等金军前锋的马蹄声,就争先恐后地夹道相迎,厚颜无耻地抛弃了多年供奉自己的辽国贵族,纷纷嚷嚷地要投入新主人女真人的怀抱。

    西门庆看着这些不事生产,骗吃骗喝的蛀虫,内心十分鄙夷。然而,当真面对这些和尚神棍时,西门庆却是笑容满面,对他们大加抚慰。

    在西门庆看来,这些和尚就是腐蚀女真人,弱化金国最好的武器之一啊,当然是多多益善!

    因为在历史上,存在着“辽以释废”的说法。那意思就是说,辽国契丹正是因为崇信佛教而由盛转衰,导致亡国的。

    辽国契丹人自从东征渤海国,以及得到南边的燕云十六州后,接触到了这些地区的佛教,从此逐渐被浸染,养成了崇信佛教的风俗。

    辽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基本上走了一条从信佛到佞佛的发展路线。

    历史上被称为圣君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尤精佛教”。这个辽国皇帝生前,被国人吹捧为释迦牟尼转世,辽国对佛教的崇信,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是到了天祚帝上一代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朝时,对佛教的尊崇、沉醉和痴迷尤为突出。咸雍四年二月,辽道宗耶律洪基颁行自己撰写的;咸雍八年七月,颁行自己书写的华严五颂。此外,他还着有等。太康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还命令皇太子写佛书。

    可以说,整个契丹王室贵族都沉迷于佛教之中,失去了尚武进取之心。

    辽代寺院大多有相当规模的地产,其主要来源是社会的捐献,特别是辽帝室、贵族的大量施舍。

    例如,圣宗次女秦越长公主舍南京私宅,建大昊天寺,同时施舍田地百顷,民户百家作为供奉,其女懿德皇后又施舍钱十三万贯。

    兰陵郡夫人萧氏施中京静安寺土地三千顷,谷一万石,钱两千贯,民户五十家,牛五十头,马五十匹。

    还有些寺院,并没有直接获得朝廷或富豪的土地捐赐,而是通过社会百姓捐献的钱财购买土地,置办庄园。

    因此,辽代寺院一般都比较富裕,僧尼演变成了庄园主,生活优裕。特别是一些大寺院,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在道宗末年,辽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