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3.天守三策(第1/3页)  大明海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三”这个数字,干什么大事儿都喜欢用个三。

    刘邦约法三章,秦末汉初天下得定;刘备三顾茅庐,汉末方得蜀汉中兴;传说里讲的三生石,定了前世、今生、来生缘分;再比如什么孟母三迁、韦编三绝、士别三日、冰冻三尺,似乎凡是特别重大的事,都脱离不了这个“三”字。后来就连岛国动作片都喜欢拍三人行的桥段

    咳咳那什么,嗯随着年岁渐长,慢慢我也了解了三的独特魅力。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论述:“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老子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后汉书袁绍传也说“恨结三泉”,用三来形容仇恨之深,还注释道“三者数之小终。”方才说过的佛教讲前世、今生、来世,与西方讲过去、现在、未来实际上不谋而合,都是从三之数。

    所以说,三既是开始,也是终结。慢慢的我也喜欢上了三这个数字,干个啥都喜欢想快、中、慢,或者上、中、下三个办法,讲话喜欢讲三点,写文章喜欢三三制,以示周。

    有人问道,要是有四个、五个或者六个选项怎么办?那不就不好看了吗?三个方面说不完怎么办?

    我就纳了闷了,一次说不完不能分两次说吗?有没有点原则和操守?我是有操守的人,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该装的x是一定要装到位的。所以说是三个,就一定是三个,没毛病!

    嗯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柴田胜家死死盯着我右手伸出的三根手指,我过了片刻,感觉气(zhuang)场(bi)已经足够强(dao)大(wei),方开口说道:

    “首先,攘外必先安内。瞻前必先顾后!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后方——前段时间我方与越后上杉家颇为焦灼,此时要力应对秀吉,必须先稳住后方!”

    柴田胜家拍案道:“正是如此!我正准备派人去与上杉景胜讲和!先生高见!”

    我笑着摇头道:“还不够。”

    柴田胜家一愣,随即问道:“那依先生的意思是”

    我正色道:“以战争而求和平,则和平存。以绥靖而求和平,则和平亡!”

    柴田胜家略一思索,问道:“孙先生是说,我们当猛攻上杉家,逼其来讲和?”

    我笑道:“正是!上杉景胜于御馆之乱中夺得家督之位,但他比起已故的上杉谦信公谬以何止万里?给他一些压力,逼他签订城下之盟,可能会有奇效!”

    柴田胜家拍了一下大腿道:“本该如此!孙先生高见!此事便安排胜丰去做吧!”

    这个胜丰指的是他的养子柴田胜丰,能力平庸,与胜家关系恶劣。我摇头道:“如此大事,还是胜政更加合适啊!”

    柴田胜家想了想,叹了口气道:“的确如此胜丰那孩子唉!”

    我此事却又插口道:“既然不信任,便早做打算吧!”

    柴田胜家一愣,他虽然不喜欢这孩子,但是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听我的意思,竟然是要收回养子胜丰的权力,将其闲置?

    因为我知道,历史上的柴田胜丰在柴田家与羽柴家战争开始后不久,便直接投降了羽柴秀吉,连带着他所拥有的城池。但是这话我不能说,毕竟疏不间亲,我只能点到为止。

    胜家沉吟了一番,沉声道:“此事容我三思!”

    我不置可否,收回第二根指头,吟诵道:“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柴田胜家点头道:“兵法乃兵家至宝!只是不知孙先生指的是那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