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3章 辨别真相——大白(第3/4页)  宗明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启禀陛下,现在的安南国君,是黎季犛的次子,并非是陈氏宗亲。但他的名字臣并未欺瞒陛下,黎季犛将其次子改名为胡奃,冒称陈氏宗亲,以求欺瞒过陛下。……”

    “陛下,欺瞒陛下并非是臣所愿。臣即使身为黎季犛的族人也受到他的欺压,若是不听从他的命令出使大明,他就会杀死臣。臣也是身不由己,求陛下恕臣之罪。”胡元澄跪下说道。

    允熥没有搭理他的话,而是好奇地问道:“你既然是黎季犛的族亲,为何姓胡而不是姓黎?莫非是故意在朕面前自称姓黎?黎姓是安南大姓,即使你自称姓黎朕也不会想到黎季犛。”

    “陛下,黎季犛去年让胡奃正式即位前,为了让安南的士子能接受他们为国君,自称是舜帝的后代。因为舜帝之后有一支改姓胡,所以将全族的姓氏改为胡。不仅如此,他因为当年舜帝曾为虞国国君,将国号也改为大虞。”胡元澄说道。

    允熥又问了几个问题,胡元澄和其它的安南使者一一作答。

    问过了问题,允熥让人将陈天平和胡元澄等人带下去,转过对身后的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事情已经明了,陈天平所说乃是实情。卿等以为此事该如何是好?”

    “陛下,黎季犛不仅代陈氏自立,更兼诛杀陈氏宗亲,妄图欺瞒陛下,欺君罔上悖逆人伦,鬼神所不能容。陛下当派出大军涤荡安南,扶立陈天平为安南国君。”郭镇马上出列说道。他提前已经对陈天平所说是实情的情况有所准备,所以在允熥询问后马上说出了这段话。

    “陛下不可!虽然黎季犛所作所为罪孽深重,但也不能不教而诛,应当派出使者赴安南敕责黎季犛、胡奃,若是黎季犛胡奃父子能痛改前非,不必动刀兵而扶立陈天平为国君,岂不更好?若是黎季犛胡奃父子死不悔改,到那时陛下再出兵不迟。”陈性善说道。

    他一是不愿意打仗,二是直接打仗确实不符合礼仪,所以这样说道。不过他也不会说就让胡奃窃据王位、陛下不必管这样的话,因为这也不符合礼仪。

    允熥没有说话,甚至表情都没什么变化,继续看着这些官员,似乎在等待着其他人发言。见到这种情形,大家纷纷出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体上讲,大多数文官支持陈性善的意见,大多数武将支持郭镇的意见,也有人提出了其它意见,但都不是主流,没几个人支持。

    待所有人都出声过后,允熥说道:“朕以为,陈卿的意见最为妥当。”

    “所以朕决定,暂且留陈天平在京城居住,以郡王之礼待之;派出使臣敕责黎季犛胡奃父子。若是他们不愿意痛改前非,朕再做其他计较。”

    “是,陛下。”众人躬身说道。允熥的做法并无错误,甚至是完美符合《礼记》上所记载的周礼,众人也没有其它话好说。

    允熥又和他们说了几句话,让他们退下。

    不过允熥却并未离开这间殿阁。不一会儿行人司司正、加礼部郎中衔的大明最专业外交家杨载和一名行人王枢赍走进来,见到允熥躬身行礼道:“臣杨载(王枢赍)见过陛下。”

    序礼完毕,允熥对他们二人说道:“今日叫你们二人前来,是有一件事情要交代给你们。安南国内发生变乱,……,朕已确定陈天平所言俱为确实,所以……。但周礼有言不能不教而诛,所以朕派你们出使安南,敕责安南国君及其父黎季犛。”

    “若是能让黎季犛胡奃父子痛改前非自然好;若是他们不愿意痛改前非,到时大明也出师有名。”

    “是,陛下。”杨载和王枢赍说道。

    允熥又吩咐了他们二人几句话,让他们下去了。

    但杨载却故意落后王枢赍几步,在他走出这间殿阁后又转过身来对允熥说道:“陛下,是否要言辞激烈的敕责黎季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