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阳关驿站(1)(第1/3页)  面面聚道(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场秋雨一场寒。

    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慢悠悠落下来,洒在收了麦子之后,越发显得斑驳丑陋的黄土地上,深深浅浅的黄色,看得人心里好似凭空多添了三分凄凉。

    十月末,初雪未下,秋雨不走,太阳偶尔出来露个脸,很快又消失在厚厚的云层后。

    大梁西漠府外,有个阳关镇,镇外官道边立着两座孤零零的小楼,小楼是原木搭建,浸润在秋雨里,远远看去,别有一番古朴之色。

    待得走近才会发现,两座小楼不过间距三丈,之间还有一条廊桥连通,很有些一家亲的意味。

    其中一座小楼很是齐整,前院,后院,甚至还有马厩;楼侧立了一块木头牌子,上书几个大字——  阳关驿站。

    大梁元年,太祖皇帝感念下属官差行路艰难,特意下旨在每个城镇都设立了这样的驿站,不为了别的,只为了为国传递奏报,或者官员们换任时候,到哪里都有口热饭吃。

    这个阳关驿站也是其中之一。驿丞楚富贵年轻时候因为在西疆杀敌有功,功劳簿上记了二十七颗人头,所以退伍后到了这里,娶妻生子就是大半辈子。

    按理说,他一个驿丞应该整日守在驿站里才是,岂知驿站却被他扔给了大儿子,平日只在旁边那座取名叫「面面聚道」的小面馆里做起了掌柜。

    这会儿,天色还没到中午,面馆里却已经坐满一半的客人。屋子角落的大灶里正咕嘟嘟熬着羊骨汤,奶白的汤色泛着花儿,偶尔顶出几粒羊杂碎、一点儿骨髓,那股鲜香的味道,惹得一众老客人们都是肚子开始抗议。

    于是有人就喊开了,「我说,老楚头儿,到底什么时候下面啊?我家里还有事呢,特意坐马车赶过来喝碗热汤面。」

    楚富贵不过四十多岁,却穿了一套黑色袄裤,头上戴了个小帽子,衬着尖脸和三缕山羊胡,怎么看怎么精明的样子。

    听得客人说话,他笑嘻嘻放下了手里的算盘,应道:「我知道王老爷是个大忙人,但是您常来常往,也知道我家雨丫头是个什么脾气,汤头不到火候是死活不会卖一碗的,万一味道不够,砸了招牌,各位贵人可不能来捧场喽!」

    说着话儿,他眯着眼睛望向通往后院的门帘,很是有些得意。

    众人看得都是笑起来,那王老爷也不恼,只是有些酸溜溜的道:「得了,谁不知道你老楚摊了个孝顺又聪明的好闺女啊,就是不知道谁家有福气,以后会娶了秋雨回家。」

    若问当爹的,最怕什么?

    当然是最怕闺女出嫁了,自家捧在手心疼了十几年的宝贝疙瘩,硬生生送到人家里去吃苦受累,傻子也不愿意啊!

    所以,听到这话,楚富贵立时苦了脸,动了动嘴皮子,还是没说出话来。

    众人最喜欢看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哄笑起来,越发火上浇油。

    「老楚,我真知道两个好后生,明日就帮你说合一把吧,真是成了好姻缘,我们也都跟着喝碗喜酒。」

    楚富贵一张尖脸儿已是彻底皱巴成了苦瓜。

    正这个时候,通往后院的布帘子被人从里头掀起,一个穿了蓝色碎花小袄,配了象牙色百褶裙,一头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辫子,辫梢儿扎了丝带,打扮得很是干净利落的少女抱了一只青花窄口大肚瓶走了出来。

    她不等站稳,已是开口娇嗔道:「各位叔伯又趁我不在,欺负我家老爹了?本来今日还特意搬了新腌好的酸笋给各位叔伯下面呢,如今看来,可以省下了。」

    少女且笑且言语,并不算娇艳的眉眼却都溢着欢喜,装满了脸颊的两个甜美酒窝,一双大眼神采奕奕,让人一见就觉得亲近的忍不住笑了出来。

    「哎呀,雨丫头听错了,我们在同你爹玩笑来着。」

    「对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