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殿前奏对(2)(第1/3页)  掌家小闺女(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说杨柳儿如何思念惦记,只说杨诚和王君轩一行人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大考前到了皇都,照旧住在了连家别院。

    连老爷子听了连东的报信,高悬了几个月的心终于落了地,忍不住骂道:“臭小子,就是让人不省心。”

    “二少爷看着性情倔强了些,但心里很有成算呢。”武伯在一旁劝着,末了低声问道:“那事是不是该动手了。”

    连老爷子点点头,“去吧,该打点的时候不要心疼银子。宫里那位虽然爱钱,但只要应了就会把事情办得滴水不漏。”

    “是,老爷子放心。”武伯躬身应了就下去安排,连东则安静地站在门口,好似方才那些话半个字也没听见一样。

    连老爷子扫了他一眼,满意的打开手里的信封,结果这一看却是惊喜道:“这臭小子,真是好运气!如此……大事可成啊!”

    “连东,回去告诉那臭小子,安心备考,其余之事我自有安排。”

    “是,老爷子。”连东应了,躬身退出书房。

    这一年来,皇上龙体欠安,时不时就要招御医进宫,大宇皇都因而萧条了很多。当然高门大户之内照旧是夜夜笙歌,但城外落花河畔却是难得安静。但好在皇上隆恩,加开了恩科,天南海北的才子们再次齐聚皇都。

    但凡文人墨客出没之地,怎么可能没有美人美酒,于是落花河畔连同城内的酒楼、茶馆都重新热闹起来。

    许是吸取了去年冻倒无数学子的教训,今年的贡院明显提前修葺过了,就是炭火都备得很充足。一众学子们都做好了抗寒的准备,有人甚至带了一张虎皮赶考,见状却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三日两夜弹指而过,考官们又批阅了整整五日,一百名举人老爷再次新鲜出炉。有去年折戟沉沙,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的,也有锋芒毕露的考场新秀,加上先前的一百名“幸运儿”,这一日皇宫内院的承德殿里就摆满了案几。

    正殿一百,东西偏殿各五十,所有举子都忐忑地等待九五之尊开口点考题,当堂挥洒他们的满腹才华。

    紧邻承德殿的阳明堂里,身形瘦弱但难得神色不错的皇上,正同一众文武重臣们说笑,听到太监总管来禀报举子们全都就坐,皇上就开口道:“众位爱卿,今年的考题可有好提议?”

    众人都是朝堂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这时候怎么可能不开眼的夺了皇上的锋头,于是都推拒道:“陛下为国选才,臣等聆听圣训。”

    这话让皇上满意的直点头,垂头沉思半晌,眼角扫到桌角上摆着的一把黄金长颈壶就皱了眉头。这把壶是三皇子前不久进献上来的,只看雕花纹饰就知道是在西疆之外淘换来的。

    这令皇上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曾经重创大宇元气的那一战,当下皇上就有了主意,抬笔在准备好的宣纸上写了几个字。

    太监总管赶紧吹干墨汁,末了小心卷起,亲自捧着送去了承德殿。没有人注意到,当太监总管路过连老爷子的面前时,竟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连老爷子嘴角轻轻翘起,低头重新研究起皇宫的茶叶为何这么好喝的问题。

    皇上亲书的考题被监考官高声诵读之后就供在大殿中间,无数小太监穿梭在案几间递送草纸。有的举子抓耳挠腮,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更是脸色煞白、两眼无神。

    王君轩抬头望向旁边同样看过来的杨诚,两人眼里都是三分惊喜七分坦然,末了齐齐低头提笔沾墨……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太阳高高挂在正空照着皑皑白雪,很有几分雪趣。皇上同一干文武大臣说说朝政、说说市井杂事,气氛倒也很是愉悦。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三位考官带着几个小太监抬着装满考卷的箱子从殿外走进来。

    其中一个小太监不知是不是第一次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