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老聂家的琢磨(第1/2页)  七零年代:天降福宝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芽芽看见我跟其他小孩玩,会伤心的!”李敬修老气横秋的叹气,“唉,她不来找我,只能我去找她了。”

    两口子不想打击儿子的自作多情,看着李敬修熟门熟路出门浪时心里也有点慰藉。

    那孩子是城里人,刚来乡下头一年哪都不去,起初还让老乡的孩子带着一块玩,后来不知怎么的没有玩到一块,现在愿意出门也算是好事。

    李敬修到老聂家没找到人,连门都进不去,他逮着个负责挑着石榴茶水的大婶,人家知道这是经常来找老聂家小闺女的城里娃,都乐意指路。

    李敬修跑了几步又跑回来,想帮忙扶着大锅。

    大婶连忙让人别动,这扁担前后平衡,别看担的水有一百来斤,但压在肩头能卸掉力气,他一帮忙人准走不动。

    看孩子跑得脸色通红,老婶子停下,勺了一勺石榴茶水给他喝。

    石榴在本地都是野生的,经常裂口,单吃也不好吃,用新鲜的石榴芽叶大锅烧出来的,趁热喝下去对身体好。

    李敬修跑到麦场,又抬头去看坐在麦垛顶上有没有芽芽。

    等整个麦场的人都知道他在找芽芽的时候,正主正坐在树荫底下,举着跟脸庞一样大的蒲扇。

    知青也知道老聂家疼这孩子,更知道芽芽的来历,让人唱一首《小燕子》后就让人坐树荫底下休息。

    看到好朋友,芽芽还是高兴的,还拿出随身携带的画一块欣赏。

    不过老聂家的人都是灵魂画手,李敬修没怎么看明白,但经过解说之后老羡慕了。

    他们家现在住的院子是老乡临时借的,在城里的房子是筒子楼,每天都要上上下下的爬楼梯,也没有能够撒欢乱跑的院子,更不能想吃什么就到菜地里摘。

    知青们边听两孩子叨叨边干活,见他们口齿清晰聊得很嗨,就问;“今天秋天,你们上不上学去?”

    两孩子当然都求之不得,芽芽可能还是要保持小女孩的羞涩,扭扭身子说:“我回家问下我妈。”

    芽芽都要上学了,李敬修觉得自己也是要上的,也急吼吼的要回家。

    芽芽找妈的方式很简单,先到田里去,找一个高地喊‘妈,妈’,蒋文英要在肯定会应的。

    田里找不到,就到麦场去找。

    蒋文英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看到闺女眼睛亮晶晶的问秋天上不上学时笑了,“你明明就想上,还来问我?”

    芽芽喜滋滋的点头:“我想上啊,读书好开心。”

    看到她叽叽喳喳的快乐模样,蒋文英又想起了可怜的闺女小红子。

    “妈,你怎么了。”芽芽看出来了,小心翼翼的问:“你不希望我上学吗?”

    有个婶子多嘴,“因为读书要钱的啊,一二年级五毛钱,等到你上三四五年级就要一块五,再往上升就像你大哥一样花好几块钱。”

    一个女娃子,而且还是收养的女娃子,能养到大已经是老聂家心善啦。

    蒋文英瞥了眼对方,故意大声说:“想读就去读,往后跟你哥一样考中专去,女孩子读书好,识字以后也比别人家的女孩有本事,出门不会被骗。”

    等收工的时候,聂家三兄弟也都从别的地方听说了这事。

    夜晚,芽芽和聂超勇都睡了,两个大的跟蒋文英坐一块商量。

    说实话,直到今天芽芽自己提出来之前,蒋文英是没想过这茬的,村里读书的女孩子不多,剩下的大多只读到小学毕业。

    因为女孩子还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相夫教子,认字会算数就足够了。

    比起读书,女孩子要勤快点多干活,攒好名声,以后就能嫁个好婆家才是最重要的!

    在没有养芽芽前,蒋文英也是这个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