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进入初禅(第1/2页)  环球偶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六字金刚体》记载,感应宇宙中的六字真言,需要依禅定的境界而不断深入。禅定的境界越高,感应的真言越多,越清晰。当然,若没有《六字金刚体》独有的法门加持,就算你禅定境界再高,也是感应不到这六字真言。

    有人可能觉得六字真言没什么,不就是“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吗?”但这六个字是音译的,而宇宙的声音是无声的,也就是“大音希声”!

    别说是普通人听不到,你就是成了佛没有机缘,同样无法听到。

    传说莲花上如来,为了求这“六字真言”,遍历无数世界,都没有得到。最终他在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光佛。无量光佛感念其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这才请观世音菩萨传授。当时大地震动,天雨宝华,种种神变瑞相现前。莲华上如来获得真言后,普度众生无量无数。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谁也无法分辨真假。任平生也不知道《六字金刚体》上的六字真言,与传说故事中的真言是否有关。自己目前只是想突破到化劲,至于说“普度众生”什么的宏伟目标,离自己太过遥远。

    禅定的修行,共分八个境界,分别是“色界天”的四禅境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

    顺便一提,佛门将宇宙分为三界六道。“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上三道中的,人道、阿修罗道、天道,以及下三道中的,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

    这“六道”全部都在欲界,也就是说这六道是由“欲”构造而成,“色界”与“无色界”中是没有六道轮回的。欲界有六重天,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人们熟知的“四禅八定”,其实是“八定”中包含“四禅”。“色界”与“无色界”是相对的,在色界称为“禅”,在无色界称为“定”。

    简单的说八大境界,前四层都称为“禅”,后四层都称为“定”。

    “禅”境四层分别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定”的四层,统称“四无色定”分别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处定。

    任平生对于禅定的修习,没有任何经验,只能依靠《六字金刚体》上的记载,自己去琢磨。入门的核心在于将专注力放在一点上,做到一念不生。传统的方法有上百种之多,包括数呼吸、白骨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

    但《六字金刚体》所记载的方法,是手印加冥想图案,等感应到“六字真言”时,配合心咒效果会更加强大。

    任平生将身体放松,端正头部,盘膝而坐,手结法印,同时冥想六字真言中第一个图案“唵”!

    随着时间流逝,他越来越专注,一种神秘力量,开始自发的调整坐姿。身体的各个部位,呈现完美的轮廓,看起来宝相庄严。

    妄念来了又去,渐渐的趋于平稳。一颗不再执迷于人世间的心灵,愈发显得清晰透亮。财色名利,爱恨情仇,种种复杂的欲望和情感,渐渐隐没,心灵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和复苏。就像疲于奔命的人,停止了奔跑的脚步,休息疲惫的身心。心灵不再被思考外界的意识所凝固,心灵感知中的单纯柔软,自意识情绪中复苏了安宁。

    任平生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意识思维,不再随着内心欲望的惯性去延展。安宁柔软的心淡泊清净,对内心欲望的感受觉察分明。渐渐的他觉得自己失去了身体的感受,好像整个身体都不见了。心灵倍感轻松愉悦,犹如被卸下了万斤重担。那清净淡泊的体验,犹如静水倒映浮云。

    不知过去了多久,任平生原本消失的身体,慢慢的有了觉知,感觉又“动”了起来。这种“动”,带给他八种细微的感受,分别是:冷、暖、动、痒、涩、滑、轻、重。他的身心内外感受到格外的舒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