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会稽小风波(第1/2页)  行走历史神话:从吕洞宾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稽,吴越之地。    孙吴致力拓土,挤压山越人的生存空间,或驱赶或降伏,化生为熟,使会稽得到一定的开发。到司马晋立国,北方渐渐难以生存,很多人南迁吴越,会稽因此得到进一步开发。    如今会稽的人口密度比孙吴的时候高。    常昆扛着马槊这样的凶器,四处打听董家村的位置,难免引来麻烦。此时民间不禁刀兵,但如汉魏时期一样,仅限于普通的刀剑,像甲胄、弓弩、长枪、马槊这些国家利器,则不在此列。    江北纷乱,秩序崩塌,常昆就算开着火箭车,也没人找他麻烦。但江东则不行了。恁魁梧高壮的一个人,扛着根大马槊到处打听,怎么看都不是良民。    折腾了一阵子,把常昆搞烦了,他二话不说冲到郡府大闹一通,把郡府拆了,扒了郡守衣冠吊起来一顿抽,这才消停。    消息传到建康,没掀起一丝波澜。    实际上常昆的存在,在司马晋的金字塔上层并不是秘密。他在北疆搞了那么多事,弄死了那么多胡人头领,杀的人头滚滚,司马晋再怎么耳聋,也不免有所耳闻。    前两年司马晋还派人去寻他,要征辟他,只不过没找到人。    不久前陶侃回建康述职,把常昆要他安置妇女的事说了,着重表明常昆的厉害以及对司马晋的蔑视,虽然令司马晋的王公大臣恼怒,却也熄了招揽、得罪的心思。    常昆大闹会稽,拆了郡府,把郡守扒了衣冠吊起来打,狠狠的打了司马晋的脸,但却没有杀人,一个都没杀。    底线在这儿。    所以建康方面得知是常昆之后,考虑到常昆的厉害,便只能充耳不闻,当作没发生过。    在会稽郡府这么一闹,常昆脑子也转过弯来了。找人靠官府,怎么也比他一个人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要好。    就要求吊打过的郡守帮他找董家村,有一个叫张小七的女子的董家村。    郡守害怕他,不敢拒绝。这可是单枪匹马干饭会稽数千守军,徒手拆了会稽城墙、郡守府的狠人!    一口答应,只盼常昆安稳些就好。    常昆于是在郡府住下来,等消息。    几天过后,董家村张小七还没消息,建康方面来人了。    却是个眼熟的。    人一进门,揖了一揖:“拜见常先生。”    常昆一打量,道:“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请坐。”    人坐下,笑道:“郴县。在下杨高,陶使君的幕僚。”    “哦。”常昆恍然:“当时码头上,你在陶使君身边。”    “正是。”杨高道。    常昆道:“那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我承了陶使君一个人情,若要我还,只管开口。”    杨高连忙道:“非是讨要人情。陶使君已遭贬谪,去交州任职,不曾带上我。使君临行前对我说:若常先生到了江东,须得把妇人们的安置情况告知,事情要有个始终。”    常昆一听,不禁赞道:“陶使君信人也。”    便道:“不知那些妇人如何安置?现在境况怎么样?”    杨高一一道来。    原来陶侃把那些妇人带到江东之后,就令杨高安排。正好安排在会稽。    其中一些分流到各家豪强,作了婢女仆妇。这部分妇女出身豪强家庭,没有务农的技能,放出去无法生存,凭自愿自卖为婢女仆妇。    少数一些直接找到良人嫁了。    剩下的少数,大概十多人,不愿为奴婢仆妇,又暂时没有找到良人,则安置在陶侃位于会稽的一个农庄里。    “挺好。”    常昆听了,表示满意。    情况怎么样,单看一个自愿,就够了。奴婢仆妇也好,嫁了良人更好,平凡务农也不差。比起江北的惨不忍睹,这都是极好的结果。    “我当初承诺不变。”常昆道:“杨先生可以去信陶使君,言明此诺。”    杨高道:“先生义士,使君曾谓我:百姓惨痛,实官府不能作为,是他的罪过,他心中有愧,不敢索取常先生人情。”    常昆摆了摆手:“使君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