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兵分两路(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军队的战技里就有凫水这一项,是必训的课目,所有军士都可以说是游泳健将。    武怀表亲自带着一个排的士兵下了水去检查大桥,张军这边叫霹雳营架好投车以防万一。加了崩簧的投车最远能把铁雷掷到五六百米的距离,干什么都够了。    只是投车有点少,只有二十几具,达不到战术遮盖密度,不能用在正面战场上,要不然张军也就用不着耽心着急了。    这还是因为没给孙福达分,楼船和斗舰上都有水战投车,不用他们自带。    武怀表带着士兵下了水,这边大部队原地休息喝水,给战马补点料,顺便等等后队人马。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对面岸上一直静悄悄的,什么动静也没有。    武怀表他们潜在大桥下面也看不着,张军这边只能站在河边对着河水发呆,一点招儿没有,比阳城这个地形连侦骑都没法往对面派。    一个多小时,武怀表才一身湿淋淋的回来。    “郎君,并未发现破坏,某还带着几个人去林中探了探,数百步内未发现敌踪,某不敢深入,又怕郎君着急,便回转来了。”    张军皱了皱眉头,有点搞不太懂对岸是在要干什么。难道真跑了?    “郎君。”    “嗯,渡河吧,牙营先过去,做好警戒。”    “郎君,不如我们兵分两路,某去下游过渡,到城东观察一番。”孟保提了个建议。    张军看了看水面:“可能找得到合适的渡口?”    “郎君放心,我多带些老营军士便是。”    “也好,你点五千卒去吧……一定要小心。”    “诺。”    大军有专门的泅渡训练,过河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老兵多一点安全系数更大。    泅渡有两种,一种是人员凫渡,军士们把长枪捆扎起来以枪杆做为浮力,以队为单位游过去。    另一种是人马共渡,由战马负着人游过去。大唐军队的战马都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只要人员不慌,马是绝无问题。    其实当战马也挺不容易的,水火刀兵不能怕,声音不能惊,还得能分清敌我,要有战场意识,要敢顶着箭雨前进,关键时候撕咬趵踢都得用上。    最关键是,还得做绝育手术。    孟保点齐了兵马顺着沘水边向下游去了,张军骑在马上看着牙营快速冲过大桥,然后大风营也跟了过去。    又等了一会儿,对岸传来旗号,安全。    张军皱着眉头催促战马上桥,用尽量快的速度来到对面。不管怎么说,在桥面上都是最危险脆弱的时候,心里很是没有底。    桥面上可以三马并行,部队通过的速度到是不慢,但一万多人也是花了一些时间。    牙营和霹雳营已经进了眼前的树林慢慢往前推进,大风营在张军身边警戒。他们是以弓箭为主,树林子是他们的天敌,进去了也没有办法发挥。    到是霹雳营比较适合这种环境,只要保护好自己别误伤就行了。    后面的部队不断过了桥,稍做修整便扩散开来进入树林,向比阳城方向逼进。    传讯的哨音不断在树林中回响,相互通报着情况,张军发现部队里还隐藏着这么多口技大佬,要不是他知道还真会以为是各种鸟在叫。    树林不长,大概也就是不到一公里就穿透了,眼前是一片农耕景像,整齐的田地,人家屋舍,不过这会儿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    田地大多荒芜了,只有很少一点儿边角上有些耕种的痕迹。    出了树林就看到了几百米外的比阳县城,也是唐州的州城,州府所在。    看上去规格上比邓州还要大一点的城池,城墙也要高一些,应该有五米多六米的样子。    城头上旌旗随风摆动,但看不清具体情况,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从这边只能看到城门紧闭。    张军想了想,问武怀表:“可能等到孟将军传讯?”    “郎君,怕是不能。比阳城三面环水,内中回旋余地太过窄小,但有风吹草动都会惊动城内守军,怕是孟将军不会派人过来冒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