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节下寄营(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用管他,让他们来,你们关注李部行营动向就是。”    “唯。”游击打马而去。在战场上,尤其是在正式开战之前,游击是最危险的差使,也是最累的差使,马不停蹄的奔赴在敌我双方之间,随时都有可能送命。    “郎君。”二营长过来叫了一声,眼巴巴的看着张军。那意思是让张军下城。    张军看了他一眼:“自去忙碌,管我做甚?”    “战事将起,墙上危险。”    “放心,当下李部诸军无心攻城,再说离着还远。你们随时做好准备就行了,等李部行近某自会下城……迎敌。”    “情势未明,郎君还是不要亲身犯险。”    “你过于紧张了,也太过高看对手。去吧,莫围着某,做你该做的事情。”    “报。行营游击通报,李部先锋营已于底兆湾渡河,太平原渡河在即,又于阳陵原东北探到浮桥一座。”    “行营营通报,一营留守,三营开至烽火镇瞭视戒备。”    “报,孙都尉有报,奉天守将为咸宁郡王戴,孙都尉借兵五百已进至醴泉待命。”    张军拿着铅笔在地图上不断的标记,分析。    李怀光诸军一共在泾河上搭了三座桥,底兆湾已经开始渡河了,太平原也是渡河在即,阳陵原东北处应该要晚一点,那边河面宽河水也急一些。    阳陵原再往东就是李晟驻扎的东渭桥,李部应该不会再往那边走了。大军应该是分成三个方向经五陵园北上渡河,然后开始劫掠东进。    张军分析,走阳陵原东北的应该是李怀光朔方邠宁本部人马,太平原那边肯定是神策军部,也就是被李怀光杀掉的神策军兵马使杨惠元的部将。    段威勇就属于这一部分。而走底兆湾的应该是鄜坊诸将。    鄜坊延丹鄜坊四州,兵马不少,李建徽没有保留,把家底都带出来了。    他本是坊州刺史,后来任鄜坊丹延四州都团练观察使,去年也就是783年才升任节度,称渭北节度使。这是正名,鄜坊是军名,也叫保大军。    没想到才不到一年,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李怀光夺了兵马,要不是他当夜烦燥去巡营,怕是就和杨惠元一样被干掉了。    这种丢了兵马又丢了属地的节度使,官方称为走失。算是自动离职。不过必竟是一方节镇,皇帝会另行安排个职务给他。    这也是张军为什么就敢出私兵去占鄜坊二州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年头,占住了就是自己的,各地节度都是在这么干,朝庭也没办法。    只要鄜坊二州到手占住,北面的丹州延州也就到手了。那边现在属于是边城。    “通报行营及各团,阳陵原李部诸军不用管他,任他自去,只需防止北上即可。太平原方向,需确认一下是不是神策诸将。    重点关照底兆湾,若为鄜坊旧部以招纳为主,可速来报。”    “报,李部侧营五人直奔泾阳城而来,明言为安定军孟涉部。”    张军拍了一下大腿,估计的没错,走太平原的就是段威勇孟涉,那其他神策诸将肯定也是走这里了。自然抱团嘛。“引他来此。”    从底兆湾渡河到泾阳城,也就是七八里路,战马也就是十多分钟的事儿。    片刻,亲兵引着一员全甲武将走上城来。    “见过节下,某段都尉麾下先锋,神策军列将孟涉。”    孟涉受段威勇之命到泾阳来寻老营,到是没想到张军会在这边,而且段威勇不知道张军已经是正牌凤翔节度了,还有些轻视的意思。    结果孟涉快马过来远远的就看到了节镇诸候旌旗。    因为不知敌友,他还挺戒备的,做好了随时扭头就跑的准备,就见对面游击胳膊上系着红巾径直寻了过来。    进城的时候他内心还有些挣扎,感觉在冒险,随后在诸军士身上并没有感觉到一丝敌意,这才放下心来,问询了引路亲兵才知道,凤翔那个张少尹亲自来了,而且现在已经是节度使。    “无须多礼。孟将军可是来寻老营?”    “正是。我家将军与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