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0、破盛唐、寿州战事;500字,求点点订阅(第2/4页)  五代河山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硝石矿外面裹着厚厚的潮湿动物毛皮,里面用油布包裹着,负责押运的辅兵告诉他,这样押运才安全,随后掀开毛皮,用匕首在侧面油纸上划了一个小洞。    里面半白的颗粒顿时滚落出来,史从云用手接住,仔细看了看,是半透明白里带着些红的不规则固体。    “这东西产出最多的地方在汉中,遇火会炸,是水战的利器。”闾丘仲卿道:“河北也有些地方能出,不过都不如汉中多,不如汉中的成色纯正。”    史从云点头,他心里想的是另外的事,也不知道这东西算不算纯正的硝。    不过他也没多想,当下不是想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时候,先想着如何打赢这场战争才是正道。    史从云和司超兵不血刃拿下盛唐,俘获水军战船四十余艘。    随后他下令申知义率军三千,囤驻戍守盛唐,自己则和司超一起,水陆并进率大军向正阳方向赶去。    ........    史从云、司超攻打盛进展顺利,另外一面,寿州的战事却迟迟没有进展。    三月初,官家下令把浮桥移到下蔡镇,下蔡与寿州隔河相望,浮桥在这,既能兼顾围攻寿州,又能守卫浮桥。    下蔡这地方,淮河转了一个大大的“s”弯,导致有些地方河面窄,水流急,有些地方河面宽,但水流平缓,河底没有暗礁,适合架设浮桥。    所以选择这里架桥也不是乱选的。    之后官家又深感威胁,因为寿州附近,还有两支南唐水军,随时可能威胁下蔡的浮桥。    一处是淮河上游支流连通的盛唐,一处是下游的涂山,两处都驻扎南坛水军。    官家派出两个后起之秀,一个史从云,一个赵匡胤,分别率军攻打盛唐和涂山的水军。    结果没几天战报就来了,史从云率军攻破盛唐,获得战船四十多艘,获得大批辎重物资。    赵匡胤也十分机灵,没有辜负官家的期望,在当涂佯装退败,引出敌军,随后半路设伏打败南唐军,缴获战船五十余艘。    这些事令官家十分高兴。    自从他第一支脚踏上淮南的土地就连战连捷。    先是史从云在正阳大败刘彦贞,随后又是史从云攻下盛唐(战报里说攻下的)击败盛唐水军,赵匡胤攻下涂山,大败涂山水军,两人缴获的战船加起来都有百艘左右。    这越发让郭荣自信,也觉得自己的兵锋难以阻挡,他才到淮南十多日,就有这样接连的胜利。    于是下令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率虎捷右厢两万人,囤驻寿州南面,建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以李谷为判寿州府事,全权处理寿州周围事务,同时下令征发宋州、毫州、陈州、颍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的二十余万丁夫负责为大军运输辎重,架设浮桥,搭建攻城器械。    圣谕一下,淮河沿岸彻底被战争动员起来,两岸众多百姓都不得安生,大量的人员开始投入到这场两国的全面战争中来。    到三月二十三,下蔡横亘淮河的浮桥正式搭建完成,官家亲自前往视察。    官家身着圆领紫袍,穿着马靴,请在在桥头的木板上踩了踩,史彦超、韩令坤、赵匡胤、王审琦等众多将领跟随在他身后。    李谷、王溥两个宰相分列两侧。    “有了这座桥,我大周的兵马粮草就能畅通无阻到达淮南来。”王溥激动的说,众人脸上都露出喜色。    官家往前几步,身后众人纷纷跟着走上浮桥,咚咚的脚步声在回响,脚下的淮河水哗啦啦流淌不停,如今三月中下旬,淮河水已经开始回涨。    桥两侧值守的众多辅兵连忙下跪。    “李继勋那边攻城进展如何?”官家问了一句。    李谷上前答应:“还是没有进展,寿州守将刘仁赡很有一套,寿州城墙很高,护城河水是活水,水很深,打起来十分困难。    而且南面请流关附近还有一支伪唐国援军,当初他们被史从云吓退,退出定远,但还是随时有可能回来,威胁大军侧后。”    官家点头,随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