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章:改渠(第2/4页)  农门世子妃娇宠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开的河道口,足足有十米宽。
    这河道水位一上午就已经下到了他们开河道的水平线。
    临县方圆十里被淹没,但不是很严重,比预期想象的还要好。
    这淹了一日,水就慢慢的渗了下去。
    因为开河道的原因,顺着河道留下,形成了一个河道岔口的分流,南锦命临县知县发动百姓顺着河流分挖了渠道,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这也方便了临县庄稼用水的问题。
    临县的知县到是个聪明的,对这件事很用心,亲自监督,也算是为本县做
    了件积功德的事儿,自己也有了功绩,为以后升迁做基础。
    河流泻下以后,云洲城内,两日的时日地面就浮现了出来。
    附近的几个县水位也在慢慢的下降。
    这些日子雨水也少了。
    云洲城地面显现出来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整理柴。
    知州特意让人在城中空旷的地方燃着了一堆火,方便城中的百姓取火用。
    家里有些湿柴可以那过来进行烘干。
    南锦让知州和同知联系城中的甲商们,出钱出粮,不出钱的出粮食衣物。
    在城中施粥,但凡出物件的,达到一千两以上的,都计入功德册子,上报朝廷,免税一年,谁出的多,谁的免税期限就越长。
    做生意的商人门,都是人精,这免税两年比他们现在出一点儿粮食钱财的划算的多。
    于是城中粥棚子多了起来,有的家里做的的是做布匹生意的,就直接卷被水泡了的布匹。
    有些捐酒水的,瓷器的。
    总之,捐什么的都有,就是捐银子的少之又少。
    这下把知州和几个知县愁坏了。
    “这没有银钱怎么帮着百姓修缮房屋,怎么救济百姓。”
    南锦看着一车一车的物件,笑了“这也挺好,就是费些时日。”
    “不知南御史有何法子。”
    “找两个可靠之人,去附近没有受灾的都城售卖。过去先找当地的官员,就打着救济灾情的旗号,帮着找个地方售卖,东西卖的贵一点儿。”
    知州一听,啪的一声拍掌叫好。
    打着救济灾情的旗号,找当地的官员,他们这些官员为了博个名号和声誉,自然会卖力帮着宣传。
    也有可能施压当地的贾商们购买。
    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贾商们特殊时期就是待宰的羔羊,这就是不成文的规定。
    明日里他们对贾商们宽容,不就是为了现在。
    知州听了南锦的建议后,赶紧找人处理这事儿。
    现在倒是希望那些贾商能多送点儿物件。
    这些物件卖的银钱用来补贴百姓度过这一个季度的难关。
    南锦带回来的粮食已经陆陆续续发给了灾民。
    剩下的银钱,是用来修河坝用的。
    这两日,南锦正在研究修河坝的事儿。
    兵器铺子那里还是一天会接一两个铸造兵器的活儿。
    荣六问她接还是拒绝,不管是谁要造反,都是阻止不了的,不接白不接,而且还特意太高了价格。
    “娘娘,微臣们该死,并没有查到有何不妥。”
    “皇上的饮食,每日都是银具,并无不妥,熏香也都以助眠为主。”
    “不是吃的,不是用的,那还有哪处不妥。”
    “皇后娘娘息怒。”
    “息怒,息怒有何用,皇上已经三天没早朝了,什么伤风感冒这般严重?”
    “微臣再查。”
    一旁的王公公突的一惊,好似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娘娘,皇上前些日子,还吃过北尧将军府的包子。”
    皇后皱眉,立马反驳道:“北尧夫人的包子,本宫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