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情系红尘奇“悬鱼”(第1/3页)  廊桥梦密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盛夏畲乡的傍晚是喧闹的,那是因为夏天的夜晚不仅有萤火虫可以追逐,更因为安澜桥上阿远爷爷的胡子里,藏着无数个让鹤渡村孩子们着迷的神奇的故事。

    其实鹤渡村的大人们知道,孩子们口中的“阿远爷爷”并不老,顶多也就50出头,叫他“爷爷”,那是因为“阿远爷爷”蓄着一撮白白的山羊胡子。当他坐在安澜桥桥头乘凉时,任由孩子们爬上他高高的膝头,用小手将他的山羊胡子编辫子,编了拆、拆了编,他也一点不恼怒。按理说,人们是断不敢放心让自家的孩子和一个脑子不清的几乎整日半梦半醒的怪老头如此亲近的,但是在鹤渡,蓝念远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鹤渡村北的山间有一条密林丛生、阴翳蔽日的古道。鹤渡的先人们是如何从外界沿着这条古道来此地繁衍生息的,据说已经非常难以考证。如今,古道右边生长着数不清的古树名木,古道左边是流水,流水滑过光滑的巨石跌落水潭,于是古道有了一种自然的天籁声响,好听极了。

    那些大树的树龄都好几百年了,它们沉默无语,犹如虬龙。鹤渡村上古的传说,似乎都藏在了那些苍劲古朴的大树的年轮里。但是,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太公太婆都讲不清的那些事情,他们都能在“阿远爷爷”的故事里得到答案,虽然孩子们的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和太公太婆一直认为蓝念远的思维和记忆早已经被乌衣红曲酒喝坏了,但这一点也不妨碍那一个一个神奇的故事从那把白白的山羊胡子里蹦出来,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于是,鹤渡畲乡的大人们并不认为蓝念远是在讲故事,而给他的“讲故事”定了一个带着神秘气质的名称——“讲古”。

    往常夏日太阳下山后,第一颗星星升起的时候,安澜桥应该开始热闹了,这不仅仅因为孩子们照例要来听阿远爷爷“讲古”,还因为鹤渡村的这座廊桥“身兼多职”,承载着很多其他的功能。

    因为与别处寻常遇水架桥用以交通的单一功能不同,安澜桥虽是一座木桥,但又是一座“桥”与“屋”紧密结合的独特建筑。桥上的廊屋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风霜雨鞋的侵蚀,又可为路人提供避风遮雨、避暑纳凉、歇脚停担之功效,这里是信息中心、是易换物资的肄市、也是乡村演艺中心。更不可思议的是,鹤渡的乡民甚至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也请到了桥厝中来,恭恭敬敬地供奉了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安澜桥上,乡人们请来了一尊观世音菩萨,他们为观音菩萨在桥厝最吉祥的地方修了神龛,这里,便成了乡人们的祭祀中心。每年的正月十五,是祭祀最隆重的时候,那一日,廊桥的桥厝里,会摆上一整只的猪头,奉供美酒佳肴、

    香茶佳果,会上几炷清香,磕头作揖、祷告祈福。虔诚的乡民既祷告廊桥的平安,又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合家如意。在安澜桥桥厝里的祭祀,已成为他们平淡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祭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元宵节,而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人们都可以来桥厝里,和菩萨说说心里话,请菩萨指点迷津。

    按理说,此刻,夜晚的第一颗星星已经冉冉升起,桥头的廊屋门口,一群毛头孩子早已啪啪啪拍着那把七量重的纯铜绍琐,急不可耐地请阿远爷爷出廊屋来“讲古”了。但是今晚不同,太阳一下山,安澜桥上便忽然一片寂静。对于这不同往常的异常,蓝念远并不诧异,因为他知道,今夜,是农历的7月半,也就是 “中元节”,这一日,所有的母亲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到安澜桥上来,哪怕阿远爷爷的故事讲得再怎么动听。

    月亮升起来了,蓝念远打开廊屋的门,怀里揣着那把七量重的红铜绍琐,手里拎着一个大大的酒瓶子,当然,那里面,依旧是他钟爱的乌衣红曲酒。

    他踱出廊桥,前方依旧是那五棵高大的红豆杉,树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