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开张之前的筹备(第2/3页)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忙过来迎接:“东家好。”

    “掌柜的呢?”

    “掌柜的领着在库工在整修仓库,已经连着两天没回家了。”

    “你留着,我过去看看。”杨同心翻过两重院子到了后面的粮仓。进来就看到穿着小褂的孙伯驹,正在指挥库工对粮仓进行加固和修正,一副汗流浃背的样子。杨同心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看着。

    许久之后,有伙计发现了杨同心,连连和孙伯驹比划,孙伯驹这才看到杨同心,赶紧跳下来过来和东家行礼。

    “孙掌柜的辛苦了。”

    “职责所在不敢马虎。”

    “你洗把脸,我有事请你商量。”

    孙伯驹洗了把脸,穿好外衣到侧屋找到杨同心,给杨同心倒了一杯茶。

    杨同心把开张的日子和孙伯驹说了一下,起身也给孙伯驹倒了一杯茶,孙伯驹赶紧起身双手接过,喝了一口,喘匀气这才说道:“东家,粮行这边已经准备好了,按照往常年景估算,今年夏收大致有一千二百石的余粮上市,也就是十二万斤左右。现在粮仓已经整修完毕,封顶能装下十万斤粮食,只是收购粮食的钱款,还请东家再拨一些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我方才已经在粮行的银库里放了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孙伯驹闻言一惊,他看看杨同心就自己一个人,一个人是绝难带着五千两银子如此轻描淡写就搬过来的。

    “对于这次夏收,你有什么看法?”

    “哦——”孙伯驹这才缓过神来,说道:“今年年景不错,我已经派人去乡下查看过了,长垣县周边乡村都已经开始夏收了,等县衙收完公粮,乡民留好口粮,这多余的粮食就会上市,预计最多也就七八天的时间。”

    “价格照比往年呢?”

    “回东家,最近几年都是丰年,夏收的粮食均价,小麦约在一石八钱二分,大米约在一石九钱三分,小米约在一石七钱六分,高粱的价格要参照酒坊的价格才能定下来,若是酒坊大量收购,价格就会攀升,但也跑不了太远,应该是六钱三分上下。因为是丰年,所以价格上不去,本地粮行多是趁机压价大宗收购,等到秋收的时候看行市,行市若是不好就留着,等明年三四五这几个月的时候,再拿出来卖高价。”

    “外府的买家敲定了么?”

    “回东家,已经敲定了五家,都订了契约,这五家都是通过各县牙行,走得是葛掌柜的关系,一定稳妥。另有三家是常年跑临清州的,这些商家财力雄厚,喜欢大宗购进,他们已经和咱们口头订了契约,不过因为是头次和咱们办事,没有订契约,对咱们足秤足重的承诺,他们有点不相信。”

    “走牙行的这五家要仔细,份量一定要给足,这里面有葛掌柜的面子在,咱们不能马虎。这三家没和咱们办过事,心存疑虑是正常的,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这种喜欢大宗吃进的商家,咱们以后要多多优待留住他们,以备不时之需。”

    “是,东家,那县内其他几家粮行怎么办?只要咱们一开张,以韩守业为首的粮行同业们一定拉咱们入商会,进了商会就不好破坏行规了。”

    “进了商会就一定要听他们的么?”

    “那当然,进了商会自然要守规矩。再有就是商会各有分部,粮行这一块始终都是韩守业掌权,往年都是他把县里几家粮行叫到一起商量着一起定价。”

    “那今年咱们就好好的搅搅局。只不过到时候,少不了有人给我泼脏水。”

    “东家,做买卖上手过招,看的是实力,拼的是口碑。就东家这次铲除县内青帮,这些商行们就应该给东家送一块除暴安良的牌匾才对,冲着这一点,我觉得他们不会太过分。”

    “我有几个对策和你说一下。”杨同心拿过纸笔,写好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