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第 93 章(第1/3页)  小王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 大概是因为前世父母的离婚,李悦本质上对于爱情什么的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许, 他天生在这方面就有缺失,在这个时代, 婚姻是必要的,如果他一直不成婚, 没有子嗣, 那么, 就算是闽王,一切也都是空中楼阁。后世说到什么传宗接代,难免有人要嘲笑是不是家里有皇位来继承, 李悦没皇位, 但也有王位啊!孩子他可以耳濡目染地教导, 他可不希望自个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基业,结果后来来个人,说是李悦没有子嗣,直接给他过继一个皇子还是皇孙什么的。

    要是李悦不知道以后的情况也就算了, 问题是,武后四个儿子,玩死了两个, 还有两个呢,李悦也不了解, 也就是知道不知谁的儿子是李隆基,就是那个抢了儿媳妇,还搞出了安史之乱的家伙。这位怎么着都已经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了,但是真要是细究他做了什么事, 却也不好说。很多时候,明君之所以为明君,其实并不在于他们有多英明神武,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就明君。李隆基之后,李唐就走了下坡路,所以,李悦就算自己能活得比较长,也不敢保证过继来的就是什么聪明人,万一搞过来一个蠢货,李悦总不能将人杀了。

    所以,与其指望别人,还不如指望自己,有个明媒正娶的王妃是非常必要的,而既然将来要过一辈子,干嘛不选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呢?何况,感情是能培养的!这年头婚娶多半是盲婚哑嫁,就算是婚前认识,也不会真的相处很长时间,说白了,后世学校里面能够产生校园恋情,无非就是大家有着相当长的相处时间,所以互相之间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自然能够生出爱意来,而如今呢,就算是如弘文馆这样顶尖的学馆,真正能够在里面读书的也都是皇亲国戚,而民间那些允许女子也跟着读书的,多半也都是各家的家学,说白了,大家都是亲戚,即便如此,年纪大一些,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女孩子稍微知道避嫌的,都不会继续去上课了,自然不可能再生出类似的感情来。

    正常情况下,即便是亲戚之间的所谓亲上加亲,实际上两个算起来是亲戚的未婚夫妻,在婚前能够接触到的次数也是很少的,像是五姓七望,他们互相之间的确多有联姻,但是你看看他们各自的地盘,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各个家族之间最近的,快马加鞭过去也得有个两三天的样子,有着这样的距离,让一对小儿女朝夕相处,那可能吗?无非就是偶尔走亲访友的时候见上一面罢了。

    后世其实也差不多,李悦上辈子身边也有人,经不住家里的催促,还有旁人的劝说,匆匆忙忙相过几次亲,顶不住压力了,就选一个人成婚。他那个时候,有个结婚没多久又离婚的办公室大姐曾经就对李悦表示过羡慕,觉得他这样没有父母管着不是什么坏事,对于有的父母来说,儿女没结婚就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他们宁可儿女结了再离,也不愿意儿女变成婚姻上的老大难。那位大姐离婚之后反而看开了,虽说好端端地变成了二婚,但是她也没有孩子拖累,家里只要再一提结婚的事情,她就说起上次婚姻,表示自己在上一段婚姻里面伤透了心,所以之后宁可单身一辈子。好在她父母竟然真的觉得虽说女儿离婚了也不好听,总比一直在家做个老姑娘强。因此,渐渐也不再催促了。

    这年头的婚姻就跟后世相亲一样,长辈给你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你们婚前可能找个机会见那么一两次,甚至最多只是通过旁人传递一些礼物,然后,三媒六证之后,选个良辰吉日举办了婚礼,两人就是夫妻了。绝大多数夫妻都是这样过来的,固然有那等即便是成了婚,也过不到一块去,成了冤家对头的,但是更多的,因为大家本身都是出自差不多的阶层,接受到的也是差不多的教育,之后便也能一路琴瑟和鸣下去。

    对于李悦来说,杨瑶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存在,杨家原本也是前朝宗室,出身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