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追击(二)(第1/4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协,字伯和,汉灵帝次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刘协的母亲为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

    灵帝晚年,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病重,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四月,灵帝去世,立刘辩为帝,是为少帝。何皇后也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刘协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从此,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去。尚书卢植率军追到后,杀死张让、段圭,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刘辩有才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起了废去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的打算。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于是董卓逼著少帝策免了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接着,董卓又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百官们大惊失色,但慑于董卓的淫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第二天,董卓宣布废除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九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刘协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坎坷不平;其从继位开始,便沦为了董卓的掌中玩物,身居幽宫,不能自主;后来董卓死后,他又落入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手上,受尽千般凌辱,万般虐待;最后好不容易逃出长安,回到故都洛阳,却又被曹操挟持到了许昌,成了一只笼中鸟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协终于对大权独揽的曹操忍无可忍,不甘心继续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于是,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协又一次铤而走险,暗中授意伏皇后的父亲伏完诛杀曹操,但最后密谋败露。曹操借此要挟献帝废黜了伏皇后并将其处死,随后刘协与伏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著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曹丕。

    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