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销赃(第2/3页)  大国军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浩在兴头上,想着再利用最后点时间,藉着自己的丰富阅历给李兵提点些什么,又说道:“现在我们总是强调党员干部要自廉自律,在保护干部上总是过于突出精神激励手段,在改革开放越来越蹄疾步稳的今天,我们总是避开物质利益,来谈党性觉悟,这种观念有些落伍,做法也有欠妥当,这其实也是思想庸俗、思维僵化、工作方法简单的表现。”

    李兵听着张浩的高谈阔论,感觉有些新奇,张浩的话里话外概括来讲就是用利益手段来激励同志们克勤克廉,这是他根本不敢想到的话题,这要在早十、二十年会被扣上走资帽子的。

    李兵听着、听着,虽然没有表示不耐,但也没当一回事。又有些小看张浩起来,认为张浩纯粹是在胡侃大山,几乎是“一派胡言”,到底是小年轻,见识阅历都不足,实在有些欠缺沉稳。或者说,张浩作为年轻的领导干部,是希望一番高谈阔论、故作新奇,想要震住自己、拉拢自己?

    看着李兵没有流露出什么被触动的样子,张浩也不意外,人观念的改变需要的时间往往是以年月来计算的。

    他又自顾自说道:“今后必须要注意克服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要把物质奖励用好。你看看,比如香港、新加坡这些地方,都是高额薪水薪养廉洁。如果我们也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同志犯错,比如说公务员难道一定是铁饭碗,还可以是‘聘用制’嘛,这种做法我们兴安可以在后续录用的公务员上试点铺开,不用等上面的指示……”

    “试点?铺开?聘用公务员?”李兵听着听着,张浩这是要动真格的,不由吓了一大跳,创新也许是好事,但步子迈太大也有可能把自己扯伤了。

    李兵正要劝阻,抬头看了看张浩,见张浩仰头发呆,也不知在想着什么,却又在忽然之间,见着张浩低下了头,凑巧与自己的眼睛对视到了一起。

    “啊!”李兵轻叫出声,张浩的一双眼神是那么的锐利锋芒,目光里更是透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与毅力,刺得自己的眼睛都有点生疼。

    李兵心里忽然闪过一种“说不定这样也能行”的想法,想劝张浩的话竟一时半会没能说出口。

    “哎!”李兵深深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竟然是被张浩影响到了,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他知道,张浩身上有种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

    他看着张浩,再一次出神,看来自己对张浩这个人,了解的还是不够多。也许,张浩镇长,实则远远比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不简单还要不简单的多。

    李兵离开张浩办公司时,脑袋里还是嗡嗡的,全是在不由自主细细品味着张浩说过的话,只是觉得张镇长说的话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标新立异、那么肤浅不堪,反而越发觉得话里有话、立意高远。

    张浩这是要从制度机制这个根本出发,来解决革命队伍中长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李兵深深道了一声佩服,他自己可是不敢这么做,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

    而此时的张浩看着窗外,心事重重。

    他知道在基层,不正之风和小官小腐始终易发多发、量大面广,然而重视程度上,却不受人关注,纪检监察实质上始终得力不讨好。而自己终究会很快离开兴安,离开基层,而这些问题呢,又根深蒂固,不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反弹回潮,而他真的有必要较真吗?

    张浩对此是无比肯定,自己上两世,不断遭受构陷迫害,比平常人更加的渴望公平正义。现在有了能力后,必然会营造扬善惩恶的良好生态。

    既然来到了兴安,他就想借着后世逐渐试点推开的聘用制公务员、国家和机构改革的经验给兴安本土一场“制度风暴”,从而在自己走后,可以给这一隅之地留下些真正的东西,而不是水过无痕、雨过仅仅地皮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