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火器(第1/4页)  热血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嵩府邸,书房之中。

    一盏青灯下,严嵩皱着眉头,手中握笔,蘸着朱砂,正在青藤纸上,撰写着青词。

    作为一个饱读圣贤书的文人,严嵩是打心底里看不起笔下写的青词,但是当今圣上好道,不曲意逢迎,怎么保住屁股下坐的位子。

    纵有天大本事,不得权利施展,又能如何。

    人啊,得换个活法,严嵩想着事情,有些分心。

    想到如今的内阁首辅夏言,还有那内阁次辅顾鼎臣,这二位无非就是青词写的好,这才得了圣眷,入了内阁,做了阁臣,掌管军国机务。

    严嵩放下手中的朱砂笔,细细看着刚刚写的青词,仔细揣摩,这写青词容易,但是能写出让皇帝朱厚熜满意的青词,难。

    严嵩叹了一口气,将刚刚写好的青藤纸,团做一团,扔在了地上。

    他想起了夏言,这位曾经的至交好友,虽然脾气差了些,但是严嵩对他敬佩不已,夏言撰写的青词,不仅言辞优美,而又深得帝心。

    虽然,朱厚熜对夏言已由喜爱转为厌恶,但是还舍不得夏言去职。

    暂且忍耐,严嵩想着。

    门外,脚步声响起,而后书房门便被推了开,严世蕃晃动着肥胖的身躯挤了进来。

    “爹,这么晚了,还不休息?”严世蕃眯着眼睛,看向坐在椅子上,周围满是纸团的严嵩。

    一股酒气扑面而来,严嵩皱眉,呵斥道:“整日花天酒地,沉迷逸乐,误了正事。”

    严世蕃弯腰捡起一个纸团,打开看了一眼,念道:“圣天子即位十有七载,明饬庶治,协和兆民,既正郊祀,既崇庙祀廼稽古礼。”

    顿了一下,抬起头看向严嵩,笑道:“爹,您这青词大有长进啊,这篇就不错,怎地扔了?”

    严嵩仍是一副嫌弃的模样,说道:“写不下去了。”

    严世蕃将那揉作一团的青藤纸展开,放在桌上,取过朱砂笔,俯下身子便接着严嵩写到一半的青词,一气呵成续写下去。

    只是片刻,严世蕃收住笔,而后笑道:“爹,您看我写的如何?”将那写满青词,皱皱巴巴的青藤纸递给严嵩。

    严嵩取了过来,借着灯光,细细研读,半晌才道:“写的不错,滚出去吧。”

    “好嘞,爹,您老早些歇着,别老让我娘独守空房。”严世蕃嬉笑道。

    严嵩作势欲打,严世蕃晃动着肥胖的身躯逃离书房。

    严嵩看着儿子笔下的青词,不禁出声念道:“荧荧煌煌烂天章兮,天心宠嘉,圣孝备兮,圣德广运望如云兮,临照四方光八表兮,於万斯年旦复旦兮。”

    “这个逆子,倒是有些文采。”严嵩摇头叹道。

    严世蕃离开书房之后,便往自己的院落走去,此刻,夜已深,静悄悄地,走过一段很长的长廊,这才到了自己独居的院子里。

    停下脚步,严世蕃想了想,还是回了自己夫人熊氏的房间。

    待推门进了房内,却点着灯火,熊氏合衣躺在床上,睡得很轻,听见声音,便睁开了眼睛。

    见严世蕃回来,连忙从床上坐了起来。

    “夫君,你回来了?又喝了酒?”熊氏为他宽衣,轻声问道。

    严世蕃点了点头,脱去外衣,在屋中背着的水盆里洗了把脸,便躺在了床上。

    熊氏见他不愿意讲话,便吹熄了灯,也躺在了严世蕃的身旁。

    严世蕃的夫人熊氏,生的端庄秀丽,乃是南昌府版湖熊家之女,与严世蕃同年生人,但是比严世蕃大了几个月,今年尚是二十六岁的年纪。

    躺在床上,熊氏听见严世蕃的鼾声想起,不禁暗自垂泪,嫁入严府多年,却始终未给严世蕃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即便是严世蕃纳了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