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港商(第1/3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光林和苏有朋,二愣三个人盘点了大刘的库存和资产。

    设备不算,只计算这些衣服从深城进货的成本需要大约15万,运到京城批发出去的话能够卖到40万。

    从这个方面来讲,只花两万美金,可以说相当于这些服装加工的机械设备是白送的。

    这个生意可以做。

    而大刘也不会亏,他的成本估计也就是这么多钱,已经完美套现了。

    叶计欢既然有管理经验,这个人当然也可以要啊。

    事情谈定了,只是有一点小插曲。

    那就是他们没有人咨询过小叶的意见,人家并不愿意跟着沈光林走。

    小叶已经习惯了香江的灯红酒绿,表示不愿意继续打工了,想出去自谋生路。

    大刘表示很遗憾,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走了。

    末了还留了自己的电话,说欢迎他随时回来,可以继续跟着自己干。

    叶继欢说好的,不过他要去干一番惊天动地震惊世人的大事业。

    事情谈完了就要谈风月,社团大嫂英姐已经功成身退,接下来是两个商人的自由发挥时间。

    一起去兰桂坊捡尸呀?

    同去,同去。

    初次见面,两个人当然不会这么说。

    生意谈成了照例是要一起吃一顿饭庆祝一下的。

    喝杯白酒,交个朋友。

    在饭桌上,大刘率先发起话题:“沈生是哪里人?”

    他们叫人不喜欢说先生,而是直接叫生,表示尊敬和亲切。

    沈光林回答:“金陵人。”

    “金陵是个好地方啊,六朝古都,人杰地灵。”

    “是的,不过要是算上太平天国和蒋家王朝就是八朝了。”在沈光林这里,兆铭同学的伪政权当然算不上是一个国家和朝代。

    “那沈生现在主要做什么生意?一直做服装吗,不是说内地不让私人经营企业吗?”

    大刘对内地的事情也很感兴趣的,听说对面在搞改革开放,不少破落户去那边淘金了。

    大刘说的问题这也是沈光林来香江的原因,因为在内机创业会面临一个产权问题。

    挂靠在国营单位名下迟早要出问题的,无论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被单位侵吞了财产都是一笔烂账。

    在八十年代,有钱是原罪。

    安全是穿越者的第一要素。

    “服装只是一个方面,算是一个低门槛的切入口,内地确实是还没开放私营经济,不过已经有支持个体户的法律了,现在不是有特区了嘛,用港籍身份可以过去合法经商。”

    “厉害!有想法,够大胆!”大刘表示倾佩。

    接下来该沈光林掌握话题的时间了:“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吗?

    “算是,我祖籍潮州,过来已经几代人了,这间工厂是家父留下来的产业,我在加拿大学的是金融,对实业并不感兴趣。”

    大刘早就想去金融和地产市场上操作一波了。

    听到大刘在加拿大留学和毕业,沈光林也来了兴趣,不由问道:

    “刘先生毕业于那个学校?”

    “u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也是一所名校,在后世,它跟青木大学在国际上排名差不多。

    沈光林当然听说过他们学校:“滑铁卢这个城市我也去过的,是安大略省的城市,距离多伦多不远,距离尼亚加拉瀑布也很近。”

    “沈生厉害了,对加拿大也这么了解,莫非您也在那边读过书?”

    “是的,距离不算远,我是在花旗国的波士顿读的书。”沈光林没有说读书的具体学校,毕竟这个事情不好宣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