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8伏俟城,大~炮到城下(第1/3页)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片广阔的战场上,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唐~军士兵还在继续残敌。

    无数士兵的尸体躺在这里,鲜血染了了大地。

    已经是落日时分的,残阳如血,照得大地更是一片血红。

    沙碛地,血水渗入地下已经饱和,于是在地面上,汇流成河,流入到边上赤海中,赤海一侧水域,一片血红!

    真的似,赤色的海!

    伏俟城离青海湖西约十五里,建成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其鲜卑语意为"王者之城"。

    城池虽小,方圆不过几里,但城墙建的异常高大结实,高约五六丈,城墙也有数丈宽,每边长约一里。

    城内结构与汉民族所建城池相似,内还有一小城,乃吐谷浑王族所居,类似长安皇城。

    伏俟城四周近百里的广阔范围内,是一片地域开阔、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在这片平坦之地上,这一座虽小,但却异常高大的城池显得尤为雄伟壮观。

    吐谷浑人的习俗仍然是"虽有城廓而不居","犹以毡庐百子帐为行屋"。

    大部族人和战斗力量都驻扎城外,城内只有一些吐谷浑王族成员及名王贵族、部落头人等居住,还有据城防守的一些守卫。

    城外草场,青草已长挺高,枯草也还在,枯黄相杂。

    在嫩绿色,还有已经大量开放的野花。

    极目远望,仿若画卷,向远方伸展而去,没入天际。

    但此时的草场中看去有不少被杂乱践踏过的痕迹,一些地方连泥土都被踩得翻了上来,极煞风景。

    有经验的牧民一看就知道,那是大队马匹反复践踏留下痕迹。

    往年草原夏季时分,这一片草原上满眼都是牧马人赶着牛羊放牧,马儿四处散欢奔跑。

    只是如今这一切都看不到了,草原上没有放牧的牛羊,空旷不见人儿;

    驻防守卫伏俟城的两座大营,也空空无人,营帐东倒西歪,仿佛被人洗劫过一般颓败。

    更与往年不一般的是,在清晨的雾气中,高大的伏俟城外,围满了密密麻麻骑马军人。

    这些军人并不是往年常见的挥舞着弯刀的吐谷浑骑兵,而是手持横刀或者长枪,还有长长马刀的士兵。

    他们是远道而来的大唐~军人。

    不断有从伏俟城西南过来的唐~军骑兵,加入围城大军中。

    围困伏俟城的,看装束却似有三部分人,穿着各不相同。

    这三部唐~军正是李治所率的神策军,还有李大亮所率的凉州边军一部,及执失思力部。

    人数最多的一部军队中,一位高大壮实、满脸黑胡子的中年将军正骑在马上,拿着望远镜看着伏俟城的情况,不时地吩咐部下做,那就是凉州都督李大亮。

    李大亮率一部紧追天柱王而来,想围歼天柱王的残部;

    虽然消灭了一些落单吐谷浑士兵,却还是让天柱王带着一部分人逃入伏俟城内。

    而李大亮所率凉州边军,除一万人留在赤海、残敌、清理战场外,其余八千人也都陆续赶到伏俟城下。

    天柱王所领残部,被大群唐~军追赶,所幸仗着马快,没有被李大亮追上,又不敢从这儿往北逃。

    东北方向有宽阔的布哈河拦着,此时正是雪山融雪,布哈河水流湍急时候,往那边逃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天柱王只得逃入还有部分吐谷浑士兵把守的伏俟城,把厚厚的南北方向两座大铁门关上,苟延残喘。

    在消灭慕容伏允残部后,薜仁贵、归海一刀也率领神策军骑兵往伏俟城而来,并令特战队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