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高产粮,亩产超千斤(第1/4页)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乐终于忍耐不住,瞪眼,"好了,好了,你都对我说了好几次同样的话,我都会背啦;

    还给豫章也说了几次。小小的人儿,哪来这么徐,话唠精。"

    李世民笑了,话唠精终于住嘴。

    "父皇知道了,宫门口要留人接孙神医,父皇记住了。

    你这小子也有点本事,竟然把孙神医留住了。朕都留不住。"

    长孙皇后感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李治当然要不断提醒了。

    因为按照原历史记录,就在贞观九年,长孙皇后一直虚弱的身体病倒了,李治身体也很羸弱,但仍然时常伴皇后左右,侍奉汤药,按摩擦面一类事也常躬亲。

    长孙皇后这一病,就没好过,直到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刚刚过完八岁生日的李治自此失去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你说李治好奶爸李盛唐如何不重视?如何不紧张?

    所以,奶爸李盛唐专门给李治说了两次,要他在贞观九年一定要注意他母后身体。

    李治现在的身体健康着呢,早上跑步、早晚都练张果老的吐纳功,再练练特战队的现代擒拿格斗术。

    小小的孩儿就要如此操心,王生也难啊!

    "父皇,你明天散朝后,能否带着几位宰相一起来李庄啊,儿臣给你们瞧瞧一年两熟的稻子、麦子,还有高产玉米、土豆、红薯。"

    "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朕就知道小九子肯定有秘密瞒着朕,为甚么不早说?

    你知道一年两熟,对我大唐意味着甚么?"李世民道。

    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一年两熟的稻种,那每年得多产多少粮食?

    虽然不知道玉米是甚么,但是高产这两字,他还是明白的。

    "父皇,儿臣明白,粮食很重要、很珍贵,一年两熟也就是说我大唐的国力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你知道还藏着掖着?"

    "父皇,种子都是奶爸给我的,但是他也不知道适不适合长安种植,一年两熟只适合在长江以南。

    不过儿臣在皇庄里,倒是试验出了一季稻子和一季麦子这样的两熟,但是这样的轮种也不好。

    需要水田转旱地,旱地再转水田,中间付出劳动成本太高。

    虽然皇庄有驱动机床之后流下来的水,但是仍然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并且,两熟的稻子不如一熟的米好吃。"

    "好,明天散朝后朕带几位宰相去瞧瞧。

    另外,再准备好红烧肉。嘿嘿,朕请几位宰相一起吃猪肉。

    你那一稻一麦的两熟,产量如何?"

    "平均亩产才1200斤。这种子好,是我奶爸专门给长安附近种植挑选出的优质种子,再加上我们的灌溉条件好。

    但还不行,奶爸说他们有化肥,亩产都是二千多斤,我这用的肥料,主要是猪、鸡、鸭粪。"

    "败家子,败家子,1200斤,还才1200斤,你知道我大唐的正常亩产是多少?"

    李治摇头,他那知道这个。

    "320斤,你这1200斤基本上是四倍了,败家子,气死我了,气死我了。&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