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挖墙角,拼音标点始(第1/4页)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巳时初刻,国子监。

    广场上早早摆放了三个大黑板,国子监学生们都乖巧安座,大气不敢出一声。

    因为皇帝来了,太上皇竟也来了,还来了辣么多文官武将。

    李治迈着小短腿来到左侧黑板前,小桂子赶紧拿了一张胡凳,放到黑板前,还试了试是否放得平稳。

    归海一刀站在胡凳边紧张注视着李治,可不敢让小九爷摔着!

    李治站在胡凳上、拿着一张小纸,快速板书。

    一会儿,左侧黑板上,出现了标点符号,下面则是汉语拼音。

    "这些奇怪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孔颖达也是实干派,指着字母问。

    "这东西,字母,做标记用。"李治看了看说。

    "何为字母?"孔颖达继续追问。

    "字母就是做标记用的。"

    李治指着题目上字母标记的点:"不然总不能说这边这个角,那边那个线,这样人们也看不懂啊。"

    孔颖达思考一下,发现李治说的在理。

    用这些‘字母’一标记,人们瞬间便能直观看出题目要表达的意思,极为方便。

    "妙哉,妙哉。"孔颖达捋着胡子点头。

    "那这些字母怎么念?可还有别的用途?"孔颖达继续问。

    "还真有。"李治说:"说起来,这个念法和用途还是一体的来着。"

    说到这里,李治拿过桌子上的白~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孔’字,用红粉笔在‘孔’字上面标注上拼音和声调。

    "你看,这个是夫子的姓,上面红色字,就是字母组成的拼音。"

    李治指着黑板上文字讲解:"这四个字母分别是k-o-ng,但是这个后面o-ng三个要连起来念,读作‘翁’你连起来念一下。"

    孔颖达闻言思索了一下李治的话:"渴——翁——孔?"

    "对,但是呢,这个声调是一声,上面这‘-’横就是声调。"

    不过孔颖达还是听的云里雾里。

    主要是李治讲的太乱,一下子塞给他们这么多东西,根本理解不了。

    李治自己也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思索一下,把这边黑板上拼音字母擦掉,换到了另一黑板前,把拼音字母在上面又一一写出来。

    "这些呢,叫做拼音字母,我们平时说的话、发出的声音,都是由这些字母组成。"

    李治用教鞭挨个点着字母,一一教授了起来:"这个字母念‘啊’,这个圈念‘窝’,这个字母念‘额’……,。"

    李治花了一个小时,给大家讲解声母、韵母,期间还要纠正大家读错的地方以及回答大家一些疑问。

    李治忽然有一种自己在教“幼孩”兜子妹妹的赶脚。

    想到此处,李治扫视了一眼孔老夫子,就是这群幼孩(小盆友)的年纪超纲。

    "大家都可以试着把自己名字用拼音标注出来。"李治对着孔老夫子和一帮大臣提议,顺手又发了几只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