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归京(第1/4页)  重姒(双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ul class=tent_ul>

    望都围困告一段落, 腊月十五,东燕再撑不住,在国内国外相继告急的威压逼迫下, 停战议和。

    朝堂臣子们纷纷松了口气。

    大齐素来是含蓄婉约的风貌,文臣风头盖过武将, 有那么几任帝王时, 朝廷就是文官一言堂。

    如今齐国也未能有骨子里的好勇斗狠,对方甫一议和, 便想应承下来, 早日结束战乱。

    但谢重姒不想议和, 非但不想, 还想不等剩余十五万戚家军抵达时,就反攻东燕,打得他们十几年再无还手之力——遭到了朝臣反对。

    之前以天金阙为诱饵伏击燕军,已是胆大妄为走钢丝,再冒进追击, 莫说是朝臣了, 就是谢策道,都头疼劝阻:“小姑娘家家的, 别总是喊打喊杀,易招惹业障。”

    谢重姒:“小姑娘怎了,西梁打打杀杀的还都是一群小姑娘呢。儿臣就喊喊,不掉肉的。”

    “……”谢策道老老实实改口, “小孩子家家的, 莫皮,想多了不长个。”

    谢重姒:“……”

    难为父皇觉得她还能长个。

    谢策道正色:“国内民愤激昂,庚子年动荡不安, 已是风雨飘摇,不宜大动干戈,兵止于此再好不过。那十多万的军队来京,为的是救急解亡,而非大肆开战。重重,和乃上策。”

    这是实话。

    年初以来,漓江乱后,氏族不安至极,时至今日江家都在暗中捣鬼,谁知道会不会背地里插自己人一刀。

    谢重姒靠坐在御书房内,心道:和不够。我要他降。

    她要更多的筹码在手,要东燕彻底俯首称臣。

    便和谢策道条分缕析地说清计划,没多要兵,就分了四万骑兵,打算趁夜火烧驻扎蓝谷的东燕残剩十二万兵马。磨了一天,谢策道方才松口。

    末了,他淡淡地道:“朕不大想让你奔波这个劳累,但拿点功劳堵悠悠众口,还是有必要的。”

    谢重姒怔了怔,模糊地觉察出父皇话中深意,她一贯直来直去,开口问道:“父皇何意?”

    “前年你皇兄任性以来,朕考虑过传位于你。重重,你朝野上下,威望已不小了。”

    这话可谓离经叛道。

    大齐士大夫风气盛行,千事万事,远非“威望”二字可决定。

    还有压制垒聚于万物之上的□□律法,和框架束缚。

    在场伺候的宫人都被帝王心血来潮般的话,激得眼皮跳了跳。

    谢重姒却知晓他不是临时起意,失笑无奈:“那皇兄呢?”

    谢策道:“只要你没意见,那混蛋乐得撂担子——从小到大懒得要这位置多少次了?次次都是朕求着他,没个长进的!”

    “现在不会了,皇兄做得很好。”谢重姒摇头,“再者,父皇,我和那位昭阳殿下讨论过齐梁二国差异。儿臣上位自是可以,但推翻舂米插秧、男耕女织的劳作律规,少则二十余年,多则一百余年。西梁一脉用了整整一百四十三年,再历经八王之乱削弱叛贼,方才政权彻底稳固。她们基底为机关木器,而非手提肩抗的气力,再垄断天枢院和四礼堂,女男比例控制在十比一之上,生产结构尽数以女子为主,自然造就女子为尊。在大齐么……”

    她淡淡地道:“不现实。您只要透露点想传位于我的态度试试?明儿以头抢地的谏臣,就能从太极殿排到朱雀大街末尾。您不是说国内动荡吗?还想再动荡点,乘风破浪当弄潮儿啊?不怕一个浪头把船掀翻了?”

    谢策道知道她所言非虚,沉默半晌,无言以对。

    谢重姒“哎”了声,十足乖巧地上前给他捏肩捶背,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