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277,艾绒,艾贴(第1/4页)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荔浓从京市回来了,石河村比过年还要热闹,大家奔走相告。</p>

    一群群人聚在安荔浓家门口八卦。</p>

    有人手里端着簸箕在搓艾绒,说得兴起的时候,口沫乱飞。手在搓艾绒,嘴巴在巴拉巴拉,激动的时候手足舞蹈,簸箕在手里摇摇晃晃,摇摇欲坠,好像随时能摔下来。</p>

    但主人却完全不知,一边说一边挥动着手臂。簸箕里的艾绒也随着簸箕的摇晃而滑动,奇怪的是,即使滑动得再厉害艾绒也没有掉出来。</p>

    旁边的两三人也手端着簸箕,有人坐在安荔浓家的门槛上,簸箕放在大腿上;有人干脆直接把簸箕放在地上......</p>

    簸箕一个个,装的不是艾绒就是芝麻。</p>

    因为附近村的村民都跟风搓艾绒,胜利公社艾绒的产量越来越高,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想要不被供销社压价还想卖出好价钱就需要在质量上胜出,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p>

    石河村为了在一众艾绒中脱颖而出,在莫老太的建议下全部做高端艾绒、艾柱。</p>

    和莫老太商量过后,安国邦强烈要求石河村人,不超过五年的艾不能割,而且也详细的区分了十年十五年的艾。</p>

    目前石河村有三种不同质量的艾,五年的、十年的、十五年的。不同年份的艾质量不同,效果不同,当然价钱也不同。</p>

    十五年的艾是石河村质量最好效果最好,也是价钱最贵的。</p>

    当然,贵的不仅仅是年份,还有更精细的手工。以前的艾绒都是随便搓搓,现在要求就高多了,一定要捡干净叶梗,还不能有任何的杂质,最重要是要搓得足够柔,足够细,只够绵延。</p>

    虽然工序多了,需要的时间也长了,但价格更高了,大家还是很高兴的。</p>

    更少的艾绒卖出更高的价钱,这是大家想不到的。</p>

    在其他村的人家还在为艾绒找出路的时候,石河村的艾绒已经凭借着高质量走出市,走到省里去了。</p>

    甚至在知识分子的宣传和推广下,石河村的艾绒已经走到别的市,别的省去了。</p>

    石河村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了石河村产品的最佳业务员。不用下田上工,还能回家,还能推销拿提成,这群知识分子们争抢着去当业务员,把石河村的酒、艾绒、酸菜、咸菜等等东西推广到全国各地。</p>

    虽然艾绒的销量不如酒和酸菜,但也是石河村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p>

    赚的钱越多,石河村人就越感激莫老太,也更感激把莫老太请到石河村来的安荔浓。莫老太在农场那么多年,别人都不知道她是宝贝,所以还是小荔枝最聪明,一眼就知道谁有本事谁能赚钱。</p>

    安荔浓从农场要来的几个人,哪个没有大本事?</p>

    想想就激动。</p>

    这些宝贝统统被小荔枝挖到了石河村来,教他们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