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5章(第1/2页)  医旅研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岁的女孩子,本应该是花样年华正好青春,但2年前开始,她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    女子姓谭,湖南人,大学毕业不久。    毕业后找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碰了几次壁后,谭小姐大受挫折。    那段时间情绪异常低落,干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人生失去了价值,终日郁郁寡欢。    睡眠也开始差了,睡不着,容易醒,做噩梦。    与父母诉苦,跟朋友抱怨,得不到正确的开导,谭小姐连再去面试的勇气都没了。    到后来,连跟朋友聚会、逛街的兴趣都没了。    一天天瘫在家里,满面愁容,话也不说,间断会以泪洗脸。    一个比较好的朋友发现了她的异常,跟她父母说这可能是抑郁症啊,搞不好会自寻短见的。大家一听抑郁症几个字,都吓得不轻,自己的女儿怎么会得抑郁症的呢,都是听说什么电影明星才会有抑郁症,自己宝贝女儿怎么会这样呢。    大概是工作不顺利,心理受到巨大挫折吧。    连哄带骗,父母把23岁的女儿带到了当地医院心理科,讲述了这段时间来的经历和情绪,说女儿这几个月来变得茶饭不思,寡言少语,行动迟缓,还会时不时哭一小会儿。    会不会是抑郁了?父母问医生。    医生也问了很多问题,最后问家里是不是有类似的病人,比如有无精神障碍方面疾病的。父母稍微想了想,支支吾吾地说,孩子的表姑脑子有些问题,好几年前就疯了。    这就是有家族病史了啊。    抑郁症。医生经过评估后给出了诊断。    本想着医生能给出别的诊断,毕竟抑郁症这是个心理精神疾病,谭小姐的父母始终不能接受,得这病真不光彩啊。    不死心,决定换一家医院再看。    去了当地一家三甲医院,还是找了心理科医生,给出的诊断也是一样,就是抑郁症。    父母仰天长叹,双鬓顿时又斑白了不少。    认命了,既然前后2个医生的说法都是一样的,估计娃就是这病了,真是命苦。那就吃药吧。这病能治好吗。他们很关心这个问题。    吃药多数都能控制,有些人效果后的后期可以尝试减量或者停药。医生给出了答复。但一些药物有些副作用,必须在我们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擅自加量或者减量。    拿了药,一个叫做盐酸氟西汀片的药物,还有两个其他药。反正都是治疗抑郁的。    吃了药以后,谭小姐的情况似乎稍微好了一点,好像开口说话多了一些,但效果并不长久,而且反反复复。    中间也调整过了几次药物。    别说工作,即便是基本的生活她谭小姐似乎也无法胜任了,平时爱煮饭做菜的一个娃,现在差点连饭都不吃了。    说起那2年的经历,谭小姐的父母又泪流满面了。    后来谭小姐情况又差了一些,除了抑郁以外,睡觉打呼噜特别厉害,隔壁屋的父母都经常被她的呼噜声吓死,后来她父母看了些微信公众号文章,说打呼噜也是一种病,而且有些人可能打着打着可能突然就猝死了。    为此,父母有一段时间就像看着2岁宝宝睡觉一样,守在谭小姐床旁,一见她打呼噜后憋气就赶紧喊醒她,生怕她一不小心就没了。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大家都很辛苦。谭小姐屡次被弄醒,醒后也会发些脾气。    但没办法啊,万一她真的睡过去了,那我俩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谭小姐的父亲摊开手说,非常无奈。    赶紧去医院。    刚开始医生说是谭小姐太肥了导致的,160cm的个子,体重已经飙升到75kg了,这有些夸张。减肥可能打呼噜会好些。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是很瘦的,是这两年病了,抑郁了,不爱动,又吃了那些抗抑郁的药物,人才变得胖乎乎了。虽然吃东西不多,但体重还是蹭蹭蹭往上走。谭小姐母亲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希望医生赶紧支个招。    药物没有什么好用的,效果都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