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八章目标河口炮台(第1/2页)  统计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内不少人听到战争开始的消息都非常兴奋,好像完全忽略了对方号称两百万大军的事实。    朱慈烺对这个倒是没有多意外,早就过了意外的时间了,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不愧是莫卧儿帝国。    不过对于周遇吉把所有兵力都压在一条线的做法朱慈烺持保留态度。    如果让朱慈烺来指挥这场战役,他一定会分级抵抗,引导对方快速突进,然后切断对方的后路,再反包围对方。    但是周遇吉的战术明显就是做好进攻准备,一副随时准备反向突破的架势。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因此干扰前线的指挥,外行指挥内行是大忌,对面的沙贾汗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沙贾汗开战第一天就损失惨重。    且不说几十头战象的损失,八万步兵最后回去的只剩下四万多人,连第一道壕沟都没有摸到。    这对于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以至于第二天都没有组织进攻。    朱慈烺收到消息是十二月十一号的,但是到朱慈烺手里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十六号了,如果朱慈烺有什么命令发回莫卧儿,那么莫卧儿那边收到消息都是十二月二十二号以后了。    这个效率别说指挥打仗了,等收到消息,战争都结束了。    当然这个时候战争并没有结束,进攻开始六天之后,沙贾汗在蒙吉尔一线已经损失了七万多人,除了第一天因为自信心极度膨胀一天损失五万多之后。    第二天修整一天想出了新战术,第三天开始一直到第六天都是在试探进攻企图找到大明防线的弱点。    在重机枪出现之前,火铳和黑火药火炮对士卒的杀伤效率并不高。    虽然弱点没有找到,但是沙贾汗也没有再傻傻的拿人命去填。    当然最主要的是重炮损失太大,导致缺乏击破城墙的好办法,这些天沙贾汗一直在等待新的重炮运过来。    对于周遇吉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没想到靖安军真的挡住了沙贾汗的进攻。    要知道第一天沙贾汗派上前线的那都是精锐,结果还是在靖安军面前铩羽而归。    这对于靖安军的军心是一次极大的提振,所谓强军的名声不就是通过击溃另一只强军建立起来的么。    所以靖安军只要有了勇气有了决心,然后在发现自己其实不比敌人弱,那么他们的抗损能力就会增强。    就像第一天沙贾汗的精锐部队,在损失超过百分之五十之后才崩溃,你不能不说他们不强。    这种战损比确实算的上是精锐了。    就拿靖安军来说,大明训练完成之后,预估其抗损比例为百分之五。    在沙贾汗威胁不要俘虏并且杀这些人全家之后,靖安军的抗损能力估计能达到百分之十。    然后打赢了沙贾汗的精锐,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那么估计抗损能力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一仗打胜之后,如果以后大明在做好伤员安置,并且处理好战后的抚恤等等,那么靖安军就真的能成长为一支强军。    当然沙贾汗手里的军队也不是个个都能承受百分之五十的损失才崩溃,从第三天开始派出的军队基本上伤亡超过百分之五就开始犹豫不前。    伤亡超过百分之十之后就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甚至有几只部队被炮火轰击之后就直接崩溃的。    周遇吉不意外,这个才是正常的操作,如果沙贾汗手里的军队都能支持百分之五十的伤亡,那这一仗大明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苦战。    即使周遇吉在看不起沙贾汗,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都是菜瓜。    按照正常的战争逻辑,欧洲的战争统计,火器对射时一般规模的战争双方总兵力损失比例一般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其中一方就会因为承受不了伤亡出现崩溃。    并不是说这一支军队所有部队都承受不了这个伤亡比例,因为决战开始的时候精锐都在前面。    往往精锐部队损失能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后面的军队可能稍微被裹挟就出现溃逃。    所以才会显得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