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社会实践(第2/3页)  七零漫漫妙时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月底就能装修好,现在差不多四月中旬就能交工。”

    还有两个月时间。

    黎漫漫点点头,“辛苦高队长了,我先回学校了,您先忙着。”

    高盛摆摆手把人送走,回到院子里深吸了一口气,“这做事的利落劲,真不像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

    **

    时间慢悠悠到了三月。

    原本因为冬日看起来有些萧条的京华大学多了几分青翠。

    杨柳抽芽,地上的小草破土而出,开得最早的迎春花也争相绽放起来。

    伴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穿梭在校园里的学生们也纷纷脱下冬衣,换上了毛衣外套,大棉裤也改成了呢料和灯芯绒的裤子。

    学校最近也增添了一门课程,叫做社会实践。

    黎漫漫在了解了社会实践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后,就知道这还有一个名字,叫勤工俭学。

    不过这跟勤工俭学还有点不同。

    这个社会实践是由学生自主发起,自筹资金,独立运营的实践活动。

    赚钱多少还在其次,目的就在于实践,跟本专业相关的,自己本身感兴趣的,都可以踊跃尝试。

    一时间有成立摄影社的,文学社的,办校园小卖部的,更甚至还有留守儿童补习社,全都一瞬间冒出来了。

    林嘉禾想学摄影,兴致勃勃地准备去报名,还准备拉着黎漫漫一起。

    社会实践到期末也算学分之一,无论如何都肯定是要报一个。

    不过黎漫漫没被林嘉禾拉去学摄影,摄影她上辈子也学过,现在让她再回头去学堪称老古董的东西,她是真没多大兴趣。

    而是在了解了学校里总共有哪些社团后,报名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社团。

    机械故障处理社。

    听名字挺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门负责修理各种出现故障的电器的社团。

    这年头,能修理的电器种类是真的不多。

    学校里最常见的就是收音机录音机和台灯,校外偶尔会有电风扇和电视机,还是社里的成员费劲巴拉揽过来的生意。

    可以说是所有社团里最冷清的一个社团了。

    林嘉禾听说了黎漫漫报的社团都惊呆了。

    连问了好几声:“你为什么那么想不开?”

    黎漫漫等她问完才淡定地回:“等以后咱们的台灯,你那个收音机要是坏了,不就不用费劲跑到外面去修了吗?我给你拿去我们社里就搞定了。”

    林嘉禾一开始的确是被黎漫漫给说服了,觉得好姐妹说得很有道理。

    等之后反应过来,台灯收音机什么的三年两载都坏不了,可能等它们坏了的时候她们大学都毕业了!

    那时候还有必要修吗?

    不对,是等到那时候那什么机械故障处理社还在吗?

    太鸡贼了!

    而她们同一宿舍的张小琴报的社团是手工艺社。

    毕竟她有这方面的特长。

    丛敏是文学社,有曾经发表过文章的经验,很轻易就被吸纳进去了。

    这么一来,她们这个宿舍里四个人分别报了不同的社团,跟其他宿舍全都是抱团进社团比起来简直就是异类。

    社团活动一般都是在周末,这么一来众人相处的时间又大大减少了。

    能全部聚齐的时间也只剩下晚上。

    肉眼可见的,众人都感觉周围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最先开张的是学院小卖部。

    白天要上课,那营业时间就改成了晚上和每个周末。

    每到晚上八九点钟,就有同宿舍楼的同学抱着一个大纸箱子挨个敲门,在门口悄悄问一声:“瓜子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