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工匠之事(第2/2页)  明末试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管控有力的,哪里有什么粗制乱造?朝廷层层监管,又鼓励弹劾、举报等事,谁敢不要命而胡来。

    周大虎谢恩过后,掏出三十两银子各分一半,请这些苦哈哈得仓丁和车夫运夫吃一顿饭,再谢过兵部的官员和戌字仓大使和监察内官之后,又随着兵部官员来到乙字库。

    乙字库直属兵部管理,内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这些东西简单,很快就点验了一万二千套衣服(士兵每人冬夏各一套)、鞋帽,和一千件备用军服,打包装车,周大虎按例给与一些库丁和车夫运送人员一些赏银后,随即告辞,押着大车返回城外大营。

    忙了一天,回到大营,周大虎确实很累,倒头就睡,明日任务很重。

    城外的营中,大家欣喜异常,几个急性子的熊山、胡铁塔等人,打开包装,拿起兵器就在手中挥舞起来,紫花布面甲也被穿在身上一试,熊山大叫,“这个穿在身上凉快多了,又轻又凉快,不像那个镶铁棉甲又重又笨,这个好,回去要让大哥多打造一些这种布面甲。”说完哈哈一笑,接着又道,“最好是夏秋穿布面甲,冬春穿镶铁棉甲。”接着笑个不停。

    大家多是给熊山一个白眼,心里都是道,“想什么呢?一人一副盔甲已是奢望,还春夏秋冬两件换着穿?你去和大人说说去,嘿嘿?”想到这里,大家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周大虎又龙精虎猛精神奕奕,今天他要去工部和兵仗局一趟,再跑一趟匠人家里,争取把事情办妥,否则,就要对工匠用强制手段了。

    周大虎带了几个护卫进城先去皇城西侧安福坊处的兵仗局,也就是后世地安门东大街路北之处,只不过这里现在落没了,正统年间,还有管理工匠三千多人,到了隆庆时期,只有一千七百多名,而到现在只有二百多名,只是做一些少量兵器盔甲,用于装备禁卫和赏赐一些有功将士使用。不过火药火器部分兵仗局生产量还是很大的。

    而工匠分为军匠和民匠,从上班方式来看,又分为轮班工匠和住所工匠,但由于役银的出现,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