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四个草包(第2/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结果不到一年,就被马楚旧将王进逵率领的马楚残兵打得全军覆没、落荒而逃。

    而且边镐此人笃信佛教,即便是行军作战,都要让亲随带着一尊大佛像随军,每日雷打不动地做斋拜佛,俘获敌军从不杀降杀俘,待人很是宽恒,但就是不会理政,作战也是个半桶水,人送外号“边菩萨”。

    一介武将,得了个菩萨的外号,其领兵实力可想而知。

    李重进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寿州大破刘彦贞部三万唐军,南唐百姓畏惧不已,见李重进面黑,就给他起了个“黑大王”的外号,听说在长江两岸此外号可止小儿夜啼。

    边镐本来已因湖南大败而被夺官流放,最近才被李璟重新召回江宁府。

    南唐难道缺将至此吗?竟然派出这四人来统领大军?一个从未领过兵的王爷当主帅?一个幕僚出身的枢密使当监军?书生和菩萨当主将?李延庆百思不得其解。

    李延庆下意识地就认为娄斌是在说谎,或者他收到的情报为假情报,因为实在是太离谱了,如果是真的,那简直就是人间迷惑行为。

    “你确定是朱元和边镐当主将么?”李延庆省视着娄斌的双目。

    娄斌不敢直面,微微低头:“下官也感奇怪,但确实就是这两人为将。”

    “行,我明白了。”李延庆点了点头:“若无它事,就下去吧。”

    情报已经送达,娄斌知趣地回道:“是,下官告退。”

    待到娄斌离去,李延庆立刻磨墨提笔,将南唐北上援军的情报誊抄其上,叫来候在外头的自家护卫,让他立刻将信带给李石,再由李石安排人送往寿州。

    州衙之前胥吏短缺,李延庆干脆以公谋私,安排了几名亲信护卫来顶替空缺,即可贴身保护,又可传达讯息。

    将信送出后,李延庆靠坐在椅上,陷入了深思:唐主李璟到底是出于何等目的,派了这四人领兵?李景达和陈觉这两人暂且不说,无非是用来监视军队的亲信,但朱元一介书生,边镐一介菩萨,怎么说也不该让他两来当主将啊?

    莫不成,南唐缺将至此,朝无良将,只有此等人可堪领兵吗?

    还是说这是南唐朝政倾轧的结果?

    江宁城市井皆知,南唐朝政倾轧极其严重。

    所谓北有冯道,南有齐丘。

    南唐朝中有一颗参天大树,名为宋齐丘,此人今年已过古稀,为官四十载,乃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幕府元从,实际掌握相权长达三十余年,目前虽已告老还乡,但通过遍及朝野的门徒党羽,仍旧在暗中影响着南唐时局。

    三月中旬乌衣台的密报就表明,宋齐丘已被李璟紧急召回江宁府,目前已重新执掌朝政。

    以宋齐丘为首的宋党,遍及朝堂,牢牢把持朝政。

    枢密使陈觉;枢密副使魏岑、查文徽;翰林学士冯延巳、其弟中书舍人冯延鲁,皆是宋党骨干。

    此五人串通一气,架空相权,合掌朝政,又被南唐朝野蔑称为“五鬼”。七八中文首发

    当初在滁州担任监军,力主撤销把浅的吴廷绍,也是宋党的一员。

    多亏了南唐撤销把浅,李谷当初才能轻而易举地在淮河上搭设浮桥。

    而宋党之所以能够把持南唐朝政,不光因为宋齐丘树大根深,还因为他们能够满足国主李璟的需求。

    李璟此人好大喜功,希望能尽可能地扩大南唐版图,屡次对外用兵,接连攻灭了闽国与楚国,还大肆营建寿州、濠州等淮河南岸重城的城防设施。

    作战要钱,修城防也要钱,宋党不光能在政策上支持李璟的大国梦想,还能够巧立名目强征赋税满足李璟在经济上的需求。

    淮南地区之前的“博征”政策,就是出自宋党之手,吴廷绍撤销把浅,也是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