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李推官(第2/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夺回的风险,驻守扬州的韩令坤已经给朝廷发了好几分急递,屡次催促朝廷派援军支援扬州。    而从寿州去扬州,又必须要经过滁州,所以窦仪也没办法,只好选择滁州作为第一站。    喝了口茶汤,窦仪吩咐道:“既然滁州无粮,那我等稍作休息,明日即刻南下扬州,子平,你现在就去与士兵们一声,让他们做好准备。”    寿州与滁州之间夹着濠州,虽濠州守军目前龟缩在濠州城内,但沿途也不乏规模的南唐游骑出没。    为防意外,窦仪此番南下,枢密院调拨了两百精锐禁军随行护卫。    “是,下官这就去。”薛居正起身离开。    ......    “马知州,跟在窦计相身后的那名绿衣高瘦官员,是何人?”    李延庆注意到了绿衣官员偷偷用手肘提醒窦仪,因此对他很感兴趣。    刚从旧州衙的废墟返回临时州衙,李延庆就找到知州马崇祚寻求答案。    “他啊。”马崇祚面露思索之色:“老夫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薛子平,薛居正,听目前暂任行在三司判官。”    薛居正?这名字好生熟悉,自己应该是在后世的史书上见过,还极有名气...李延庆仔细在脑海中翻找,却始终也找不到相关记忆。    算了,暂且放弃...李延庆若有所思道:“这薛判官看起来很是精明,也许会对咱们的谋划有所阻碍。”    “薛居正在三司里任职十几载,咱们这些伎俩,他若是愿意细究,估计要不了几日就能戳破。”到这,马崇祚却笑了笑:“不过薛居正为人宽简,不苛察,而且他与窦仪此番南下,最主要的目标还是扬州城的库藏,应当不会在滁州浪费太多时间。”    扬州之富庶,百倍于滁州。    韩令坤三月初兵临扬州时,扬州主官早跑没影了,扬州城不战而降。    当时,韩令坤还得意洋洋地向朝廷邀功,自称扬州城的库藏没有丝毫损毁。    “想来也是。”李延庆闻言稍稍放心:这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而且有自己和赵匡胤在滁州,那窦仪和薛居正估计投鼠忌器,不敢深究......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薛居正来了一趟州衙,声称窦计相明日一早便会南下扬州,滁州衙门只需提供三餐吃食以及两日干粮即可。    收到消息后,赵匡胤召来知州马崇祚与推官李延庆商议,在会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明日,嘿,窦仪也还算知趣。”    马崇祚适时送上了一个马屁:“有太尉坐镇滁州,那窦仪自是不敢轻举妄动,除了即刻赶赴扬州,他别无他法。”    在赵匡胤的阴影下,作为滁州知州的马崇祚其实并无多少实权,甚至还不如李延庆这个推官。    赵匡胤笑着看向李延庆:“这还得多亏了李推官的妙计。”    “太尉过誉了,若非太尉派人将粮食连夜运出城外,下官所谓的妙计,也不过是空谈罢了。”李延庆也不贪功,而且这功绩也摆不上台面,对升官一点作用也没有,没有贪的必要。    三人一番互相吹捧,公廨内的气氛轻松融洽,一片祥和。    “此事已了,那就该捷报之事了。”赵匡胤面容逐渐肃穆:“寿州城破的捷报是昨夜到的滁州,如今我等正应该在滁州宣扬我朝威。”    马崇祚附和道:“太尉所言极是,寿州城破,伪唐朝野俱将胆寒,我等正可借此良机,拉拢滁州豪强。”    看起来,这两位还不知道捷报为假,但自己决不能透露出去,如今也只能先照着赵匡胤的意思来...李延庆面色平静:“下官无异议。”    “那好,某一会便让书吏将捷报抄写几十份,送达滁州各乡,让滁州百姓都晓得我朝禁军的厉害。”    谈及禁军,赵匡胤心底骄傲油然而生,毕竟殿前司这一年多以来都是他在操练。    三位主官商量了一番细节,会议便宣告结束。    李延庆走出公廨,望着空中积聚成团的黑色乌云,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福    对于朝廷伪造捷报的用意,李延庆能猜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