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献殷勤(第2/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延庆这会也只能压榨下司徒毓的“剩余价值”了。    当然李延庆也不会让司徒四郎白干活,届时朝廷派官员来考核滁州政绩,自然会有司徒毓的一份功劳。    在复杂危险的滁州立下重大政绩,也许将会给司徒毓未来的仕途带来一片光明。    司徒毓认命了,将头埋进被子:“明白了,明日我还是卯时起床,三郎你把油灯熄了,我现在就睡。”    “好生休息。”李延庆从桌上拿起文书,吹灭油灯,走出屋,轻轻阖上了房门。    返回自己的房间,李延庆点起桌上的油灯,摊开司徒毓收集的二十分罪证,细细起来。    今日审讯过的二十名罪犯,李延庆已经将他们的供状牢牢记在了脑海郑    此刻与罪证一一对照,竟然每一份都能对得上,而且大多是些偷鸡摸狗的罪,完全不应该判死刑。    看样子,这二十名罪犯中应该没有惯犯,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罢了......李延庆不由有些感慨:也只有战争和动乱,才能将普通人成批地逼成罪犯。    而滁州在淮南十四州里,目前应该算得上是最安定的。    毕竟战事已过,治军的又是以严厉着称的赵匡胤,暂时也没出现乱兵纵横乡里、破坏生产的情况。    目前滁州城内出现大量失业市民,是因为赵匡胤与皇甫晖在城中进行过激烈巷战,并且在破城之后纵兵抢掠。    攻城之后士兵掠城,算得上是这时候的老传统了,毕竟军队基本由无业游民和罪犯组成,只有抢掠或者打赏才能维持他们的士气,赵匡胤即便身为殿前司都虞侯,也没办法阻止掠城的惨剧。    自己目前该做的,就是要降低滁州城里的犯罪率,帮滁州城尽早恢复安定,这也是自己身为滁州推官,目前唯一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李延庆收拢思绪,将桌上的文书收拢好,心翼翼地放入抽屉之郑    走出房门,李延庆去往宅邸的前一进,找到了正在带队巡夜的李石。    两人来到第三进的一处巧四角亭台。    李延庆找了张石凳坐下:“李石,今日是否有找到合适的厨子?”    “回郎君,属下去城中还在开门的牙侩铺打听过了,那人牙子一听在下的中原口音,当即就表示没有厨子和厨娘,属下花零钱,找了个本地人去问,那人牙子却改口称有的是厨子和厨娘,只要价钱合适,甚至能找到原来在正店干活的大厨。”    李石在牙侩铺遭遇了不公对待,现在心中还闷着一股气,故而话的语气都带点冲。    “竟有这等事?”李延庆眉头微皱:“看样子这滁州本地人很不待见我们这些北方人呐。”    “是啊,属下虽然是郎君的亲卫,但却是穿着常服去的,话也很是和气,可那人牙子却全然不给在下好脸色看。”    罢,李石愤愤地咬了咬牙,他可是节度使府的护卫,曾经还是禁军精锐,在开封和宋城何曾招受过这等待遇?    而且李石认为,那人牙子瞧不起自己,那就是瞧不起自己背后的郎君,他现在就想带人把那牙侩铺给拆了,但未经郎君许可,暂时不敢动手。    李延庆却不以为意,劝慰道:“这事情倒也正常,得难听点,咱们这叫侵略者,本地人不待见咱们,那是正常的,你可别记恨那人牙子。”    李石并非莽夫,加上一路上李延庆一直向护卫们灌输仁政的理念,此刻听了一番劝慰,迅速冷静下来:“在下晓得,郎君希望用仁政感化滁州,在下绝不会坏郎君的一片苦心。”    微凉夜风轻柔拂过,李延庆往后倾身,靠到石栏上:“滁州脱离我中原已有五十载,让当地百姓从心底里重新归顺中原绝非易事,我作为朝廷任命的推官,身负重任,你要监督好弟兄们,切莫惹出事端,平日里也尽量别出门,就在院里待着。”    “属下明白。”李石沉声道:“属下定会约束好弟兄们,绝不会惹出事端。”    李延庆扭头看向亭旁茂密幽暗的竹林:“至于厨子,你就别去找了,我来想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