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勾落(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台符年老体衰,眼睛有些昏花,耳朵也有些背,再加上郭荣与张守恩压低了声音,徐台符听不太清楚上首两人交谈的内容。

    只是见陛下与张守恩相谈甚欢,徐台符觉得陛下兴许对这李延庆的文章极为满意。

    此时已近黄昏,徐台符在翰林院中操劳了一天,本就衰朽的身躯心力憔悴,只希望陛下能够尽快选出几份来,自己也好放衙回家歇息。

    徐台符试探性地问道:“陛下,那是否要选中这李延庆的考卷?”

    “不选。”郭荣语气果决。

    选李延庆?开什么玩笑,现在朝中这么多老油子,再找一个来给自己添堵么?

    更何况这李延庆是李重进的儿子,等过完年节之后他应该就能靠荫补得到官身,没必要多此一举。

    再过几年等这李延庆加冠,就将他召进宫中做殿直,和他那个大哥一样闲置起来就行了。

    不,不对,郭荣转念想到,这李延庆目前是在国子监中就读,若是他能够考中进士,那岂不是就能转文职了?而且进士中举者必须发给实职差遣。

    他是为了不当殿直,而欲图转文官途径么?

    李重进这厮还挺懂的,算了,等到时候李延庆真考中了再说,进士是那么容易考的么?

    况且这文章看起来也就这样,平平无奇。

    就算这李延庆届时真考中了进士,我也能在考卷复查时勾落他。

    想到此,郭荣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不管李重进如何谋划,他的那些个儿子休想得到实权差遣!

    此时科举考试之后,被当年知贡举官员录取的进士,需要在知贡举的带领下进宫觐见皇帝,并呈上考卷以供皇帝检阅。

    在得到皇帝的认同后,他们才是真正的及第进士。

    所以对于进士的录取,此时的皇帝拥有最后的一票否决权。

    即使李延庆能够通过进士科的考试,只要他的考卷有任何一点细微的瑕疵,郭荣都可以据此勾落他的进士身份。

    但是,李延庆要参加的是明法科的考试。

    因为明法科的地位较低,且明法科出身者仕途极其有限,故而通过明法科考试的考生,是不用上殿前参拜皇帝的,皇帝一般也不会关注明法科。

    郭荣将李延庆的考卷丢到了一边,拿起下一份看了起来,但是他转瞬又觉得徐台符刚才的话里似乎有些别的意思。

    徐台符怎么对李延庆别有关照,不会是和李重进有勾结吧?

    不应该啊,徐台符怎么说也是后唐时期就从政的老官员了,历经四朝不倒,似他这种人精,怎么说也不会与武将有勾结啊?

    郭荣一边看着考卷,眉头又锁了起来,干脆等到明年开年,就将徐台符调去太仆寺吧,翰林学士承旨这位置太重要,不能再让徐台符当下去了。

    考校的结果第二日一早就被宫中送到了国子监,共有三名监生被郭荣赏赐官职,其中并无李延庆,也没有赵匡义。

    “三郎,以你之才都未被选中,我觉得这届考校不太公正。”司徒毓夹起一片金黄诱人的香炸猪肚,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猪肚用黄酒煮制后再经油炸切片,鲜香酥脆不带一丝腥味,司徒毓一边嚼得咔咔作响,一边语气笃定地说道:“必然是有内幕操作。”

    李延庆坐在司徒毓的对面,抿了一口果酒:“我也不是谦虚,自己的文章自己清楚,没可能中选的。”

    要是自己那份和稀泥的考卷能被郭荣看上,那李延庆反而会觉得吃惊。

    自己今年还未满十六,即便是被郭荣选中了也做不了官,朝中那帮大臣是不会允许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拥有实职差遣的。

    李延庆认为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地走明法科入仕更为稳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