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胥吏凶猛(第2/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杂。

    靠着仅有的几个官员已经完全不能处理衙门中的政务。

    因此需要不少懂文书、懂律法、懂税收的书吏来协助官员处理政务,这对书吏们有较高的能力需求。

    此时读书人并不多,而且读书人往往会追求科举,不屑于为吏,所以为求方便,老书吏致仕后,官府会要求他们推举一个后辈来继承书吏的位置。

    慢慢地,官衙中的书吏就发展成了世袭制度,他们或者父死子继,或者以师生的模式进行传承。

    此时宋州的不少书吏往上追溯五六代,从他们的祖辈开始就已经在宋州做书吏了。

    汉代时曾实行三互法,禁止官员在家乡左近为官,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官员势力做大。

    可如今这些书吏们的家族在地方上把持基层权力已有数代,有的可能从两百年前的唐朝中期就在宋州为吏,可想而知,会发展成何等巨大的地方利益集团。

    一地的书吏们为了维护自身家族长远的利益,通常会通过缔结姻亲等方式抱团,从而侵夺地方官员的权柄,有不少衙门的主政官员往往因此沦落成一个橡皮图章。

    吴观碰到的就是这样一帮胥吏集团,他们因畏惧朝廷的武力,会给吴观表面上的尊重,可暗地里恨不得吴观就是个橡皮图章。

    而像吴观这样的官员大多是流官,只在一地待几年就要转往他处为官,如何能斗过这些在地方上拥有巨大隐形权力的书吏们呢?

    “是因为前些天的借贷之事吗?”李延庆回想起几天前吴观所说的高利贷之事,当时吴观还杀了几个放高利贷的钱民。

    “应该就是此事了。”吴观苦着脸:“我本不想对三郎提及,可我如今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摆平此事了。”

    “当时老师提议要杀钱民时,府衙中可有书吏反对此事?”李延庆问道。

    吴观抬起头边回忆边说:“当时是我与窦判官一同决定的,府衙中的书吏确实有人反对过此事,可窦判官当时杀意已决。”

    “那老师可与窦判官谈过此事?”李延庆又问。

    “还未。”吴观很快回道。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