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混乱时代(第2/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本就受到压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参军谋生。

    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手中的兵器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时,消极罢工、抵抗命令、甚至起兵谋反就成了常态。

    凭什么出身门阀的人生来富贵?凭什么官老爷就能盘剥百姓?凭什么上级军官就能压榨底层士兵?

    我虽然只是个士兵,但我也想喝酒、也想吃肉、也想要女人,上边不给的话就先问问我这手上的刀!

    唐末的藩镇割据根源就在此,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底层百姓的产出满足不了上流社会的**。

    而因为动乱,统治阶级又不得不依靠底层的士兵来维持统治。

    唐末所谓的藩镇割据,除了少数野心家外,大部分节度使都是身不由己的,节度使代表的是藩镇全体士兵的利益。

    要归顺朝廷,节度使就要上交赋税给朝廷,一旦上交了赋税,就满足不了士兵们的需求。

    满足不了士兵需求的节度使,往往会被藩镇内的士兵们灭掉全家,再推举一个新的节度使上台。

    这一状况从唐朝中期开始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五代时期通过战争和屠杀,从**上消灭了不少藩镇的士兵,才结束了这一乱局。

    唐末闻名天下的魏博军,就历经了后晋后唐两朝的三次大规模屠杀,魏博地区的牙兵被屠戮殆尽,魏博地区才被朝廷有效地统治。

    此时,士兵倒逼节度使和朝廷的状况已经不常见了。

    因为朝廷也摸清楚了与士兵相处的方法,那就是花钱买平安。

    别看蒋达那样的州兵一年只有四五贯的俸禄,可那都是经过士兵们与节度使和朝廷的反复博弈后换来的。

    因为发不出士兵的俸禄,或者满足不了士兵的需求,丢掉性命的节度使数不胜数。

    而开封城中的禁军,年俸都有十贯以上,逢年过节还要发钱。

    甚至连作战时都要各种发钱,行军时要发开拔钱,扎营时要发扎营钱,上阵杀敌时那更要发大钱了,不然根本就指挥不动。

    竹奉璘必然是指使不动手下军队的,要五百人为他卖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论钱,他哪能比得过朝廷呢?竹奉璘的钱财,顶多就能维持二三十人听他的命令。

    李延庆理清了思绪,自觉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加深了不少。

    五代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了,这乱不仅仅只是政局混乱,不只是国家分裂的乱,最根源的是人心乱了。

    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没有忠诚、仁义、道德和国家这样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情,就只能依靠利益来维系。

    所以这时候流行收下属当干儿子,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就收了几十个义子,鼎鼎有名的十三太保就全是李克用的儿子,其中十二个都是义子。

    因为李克用完全信不过自己的属下,就只能收为义子给自己点安慰,想着好歹是个同姓,还叫自己声爹,结果十三太保里还是有好几个背叛了李家。

    当利益分配不能满足人心的时候,消灭自己的部下、违抗自己的上司、杀死自己的君主、背叛自己的国家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常态。

    李延庆缓缓摇着摇椅,望着漫天星光喃喃自语:“极度混乱是五代的特色,我穿越到的这个时代还真是有意思。”

    “陶文举、魏仁浦、竹奉璘,还有蒋达,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家伙啊。”

    李延庆轻轻念叨着这些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名,起身往屋里走去,思绪通了反而感觉有些困。

    此时屋中的守夜丫鬟雪雁听到了动静,赶忙打开了房门:“郎君快进屋,外边冷,着凉了可不好。”

    同时雪雁歪头望向李延庆,大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