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把酒言欢(第2/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常的事情。

    人是有了,但要是没有足够的装备,那也是无法拥有战斗力的。

    中原经过上百年的战乱,军事装备发展十分迅猛,此时禁军的制式装备,相当复杂和昂贵。

    就最普通的步兵来说,每人一支矛一副牛皮甲,一柄手刀,一副弓箭若干箭矢,一套遮盖关键部位的铁甲。

    每队二十五人要配五柄陌刀,五张弩和若干弩箭。

    士兵们长途行军时自然是不会穿着盔甲,背着兵器的,于是每个队还需要一头驴子一辆车负责拖运军械。

    这还是最低层次的一个步兵小队的基本装备,有些高级的特殊部队,还要配备全套铁甲、各式钝器、重型陌刀等。

    骑兵就更不用说了,连马都得配备盔甲,每一名骑兵至少还要配备两匹坐骑,一匹上战场,一匹行军时拖运人和马的装备。

    更别提那些一人两匹、三匹战马的精锐骑兵了。

    以此时捉襟见肘的财政,和落后低效的生产力,这四万新军只能分很多个批次来装备。

    魏仁浦精通此道,认真计算过,若是四万人要全部配备完装备,需要接近四年的时间。

    先配备装备的部队就能先上战场,杀敌立功,后配备的部队自然就只能窝在开封了。

    身为枢密使的魏仁浦自然能控制哪些部队先发装备,哪些部队后发装备。

    “枢相既然都这么说了,我就放心了。”赵匡胤闻言欣喜,举起酒杯:“我再敬枢相一杯。”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从军多年,三十年前的后唐时期,就在禁军中任职了。

    三十年从军而未死,赵弘殷在禁军上下有不少好朋友、铁兄弟。

    其中有些人还出外当了节度使、刺史等主政官,赵家的朋友可谓是遍及整个周朝。

    而赵匡胤也从小和父亲的这些哥们的后辈玩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赵匡胤当上了殿前都虞侯,自然不会忘了他儿时的小伙伴们。

    这些小伙伴本就是军人后代,很多就在禁军中当兵,这些人大都被赵匡胤安排进了殿前司,充当一些中下级的军官。

    这个时代当兵为了什么?保家卫国?别说笑了!都是奔着钱财和权位去的!

    以当今天子郭荣登基半年的事迹来看:两次亲征伪汉、大肆扩建禁军。

    军中这些人哪个不晓得,当今天子已经忍不住了,未来的几年必然是战争不断。

    如今好不容易当上了军官,有了立功的机会,要是因为没有装备而被留在开封,从而错过了战争,那会一辈子追悔莫及。

    这些天上赵匡胤家拜访的儿时伙伴实在太多,差点踏破了赵家的门槛,都求着赵匡胤帮着和上边通融通融,先给自己所在的部队发装备。

    赵匡胤如何能拒绝儿时的亲密小伙伴呢?更何况他们若是能立功升职,对自己应该也没什么坏处。

    这样也算是不辱使命了,赵匡胤举起酒杯,豪爽地将满杯酒一饮而尽。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