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盐兵对民兵(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自己近乎于撒豆成兵的这一手很是得意。

    “你们,中间的许多人,以前可能见过我,没错,我就是赵广,汉国的大将军,也被人称为赵阎王。”

    “不用害怕,也不用担心,我这个阎王不杀百姓,只杀胡虏和强盗。我现在告诉你们,晋国司马家的军队快要来了,他们已经在茅津渡登岸,马上就要到这里来了,他们来干什么,来抢我们辛苦开采的盐巴,抢我们救命的口粮,他们是一群无恶不作的强盗。”

    “你们,有没有勇气,有没有信心,愿不愿意,跟着我赵广一起,去向来抢我们解池的强盗索命。”

    “愿意,愿意!”人群中,杜轸第一个高声叫喊起来,随后,众盐兵在悲愤之中,也跟着扯着嗓子怒吼。

    盐,对于盐兵来说,就是粮秣,就是生命。

    没有盐,他们每天的食粮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谈养活一家老小。

    “只要愿意跟着我赵广的,我绝不会让你们吃亏。以后,解池开采的每一石盐中,都有你们的一份,谁杀敌最多,谁的份额就越大,你们都听清楚了没有?”赵广继续大声鼓动士气。

    这一手立功分享池盐的份额,实际上就是后世创业板企业惯用的招数,要留住骨干,他们没钱怎么办,就给股份。

    骨干人才有了股份,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老板创业,而等到以后企业上市,老板发大财,员工发小财,皆大欢喜。

    赵广现在也是这样。

    若是打败司马伦的温县兵,那赵广保住解池,又有歼灭司马家最强力量的功绩,自然是得利最多的。

    盐兵们虽然每个人可得的份额不多,但对于穷的叮当响的他们来说,分到的那一点点盐巴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全部。

    ——

    晋国征西大将军,赵王司马伦率温县民兵水陆并进,沿武遂、垣曲一路向西,在汉军的配合下,司马伦如愿以偿,顺利拿下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茅津渡。

    守卫渡口的汉军不战而逃。

    这是以往汉、晋交战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司马伦忽然发现,自已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具备了名将的资质。

    “赵广小儿,也不过如此。”司马伦顾盼左右,一时意气风发,兴奋的不能自持。

    可惜,他的身边,司马骏、司马亮这二个竞争对手都不在,站在司马伦身后的,是两个刚刚投靠的佐吏:孙秀、韩寿。

    孙秀这个人,也是晋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有名望的朝望之臣张华、解系、解结、裴頠等,以后都死在他的手里。

    这几个都是晋国朝堂上少数的能干重臣,特别是张华,治政能力非常出众,有丞相之大才,却不想被孙秀小人所害。

    另外,还有潘岳,也就是貌比潘安的那一位,也因孙秀妒忌而被砍了头,潘岳、潘安是一个人,潘安的老婆杨容姬,就是在西陵之战时曾经出场过的,荆州刺史杨肇的女儿。

    韩寿字德真,是曹魏司徒韩暨曾孙,相传是汉初韩王韩信之后,这个韩信不是我们熟知的兵法大家韩信,是另一位韩王信,后来这家伙还投奔了匈奴,后来被刘邦大将柴武阵斩。

    韩寿这个人,长得玉树临风,善于作曲,曾把与贾充小女儿贾午偷情之事写成《偷香》一曲,广为传播,让贾充贾公闾很没有面子。

    女儿未婚就怀孕。

    这等事情发生在普通小民身上还好说,发生在贾家这样的大族则是一桩羞耻之事。

    不过,贾充也拿贾午没办法,郭槐护女儿护的紧,贾充无奈之下,只得赶紧将贾午嫁给了韩寿。

    孙、韩二人,均是洛阳城中有名的清淡玄学之士,不管真实才干如何,他们是司马伦在洛阳吸纳的第一批幕僚。

    另外,这两人还有让司马伦满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