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十四章 连舫大船谁能破(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力也都不错,在历史上他们都是西晋时期的重要官员,徐武更是厉害,最后做到了豫州刺史的位置。

    王濬在巴西、巴郡任上时,减轻徭役课税,鼓励生育,保全幼婴,活人无数。李毅、何攀就是王濬在巴西太守任上时的属官。

    这两人还都很年轻,也没有什么名望,但他们和王濬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爽朗旷达,不苟小节,体恤民生。

    也正是彼此意气相投、理念相似,王濬才能在汉国攻占巴蜀,民心归汉的情况下,收拢李、何这两个有才能的年轻人。

    巴单程、覃盘是新城竹溪蛮两个最大的洞蛮的首领,巴氏这个姓追溯来说,可以前提到古巴国,巴单程的部落与长江以南的五溪蛮,也就是蛮王沙摩柯的部落同根同源,只不过后来五溪蛮南迁,巴单程所部则继续留在了巴西、新城一带。

    王濬治巴郡,受益更大的就是巴氏部落,覃盘的部落与巴部相邻,两个部族之间,通婚频繁,巴单程还是覃盘的姐夫,有这一层关系上,覃氏部落自然也站在了王濬这一边。

    “禀使君,连舫大船已经打造完成三艘,船长一百二十步,每艘若是满载的话,可装载千余人。大船的四周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可随时听候调遣,出兵征战。”

    李毅、何攀是王濬的左右手,军议一开始,就抛出了王濬精心准备的水战巨舰,以坚定众人的信心。

    连舫大船,王濬在历史上就督造过,攻吴时大船多达二十余艘,不过那时王濬已是益州刺史,控制了整个巴蜀,财力足以支撑大船的督造。

    而现在,王濬只占领了偏僻的新城三郡,自然不可能有这个力量,所以,连舫大船也只造了三艘,但这已经足够在汉水在纵横了。

    毕竟,汉水不是长江,江面在上庸一带虽然已经开阔了不少,但若是船只过大,通行之时只能在江心位置,转向也颇为不便。

    以连舫大船作为母舰,以大大小小的艨艟、走舸环护四周,这种移动又坚固的水上堡垒,是王濬想出来的对付汉军的办法。

    王濬听到李、何二人的回报,目光炯炯有神:“诸位:赵元忠小儿要打我三郡,那就让他来试试看,究竟是我王士治的头铁、还是他的头更硬!”

    “此一战,我方优势明显,以逸待劳是其一,我们补给粮秣、辎重就在三郡,伪汉则是长途而来,仅靠一条武关道,不足以支撑其长期作战需要。”

    “齐心协力是其二,汉水有新打造的连舫大船,陆上有诸部蛮兵的助阵,赵广要想打败我们,不晋于登华山之难。”

    “所以,只要我们坚守住汉水、房陵,待羊荆州从襄阳发来援兵,则赵广小儿腹背受敌,不能久持必退。”上庸会议上,王濬手捋花白须然,目光炯炯有神,用坚定的语气对着鼓舞晋国守城将校、大大小小的蛮王的士气。

    “使君,房陵是我三郡之门户,徐武愿担重任,驻守房陵,以拒来敌。”徐武刚刚投奔到姐夫王濬这里,寸功未立,急声上前请令道。

    王濬看了一眼高大威猛的徐武,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房陵城之得失,关系重大,你若守城,切不可持勇轻敌,当以坚守为上,勿中了汉贼的圈套。”

    徐武重重的点了下头,应道:“末将领令。”

    他虽然武力上不错,但那要看和谁来比。在临到上庸之前,徐武也听闻了汉国赵广用兵的作派,这等以蛮力著称的猛将,确实不可力敌,只能以智计取胜。

    徐武、李毅、何攀各个领令,接下来就剩下两位蛮王巴单程、覃盘未有任务,王濬倒不是不用他们,还是蛮兵毕竟是盟友,未经他们同意,王濬也不能直接号令蛮兵出战。

    巴单程和覃盘对视了一眼,齐齐而出,对着王濬大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