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死司马孚(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他为司马家做的太多了。    虽然人死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但遗体如何处置,象司马氏这样的大家族非常的有讲究,司马孚年纪越大,就越对自己身后入家乡温县的祖陵非常的渴望。    而要想回到温县,首先就要保住上庸不失。    司马晃见老父撒手而去,心中更是惊惶不安,稍微安定下来后,立即向羊祜告知上庸军情和司马孚的死讯。    司马家已经掌握了大权,好日子还在后头,但现在司马晃却很不高兴。    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就比如后世,你家里要是有一个解放前参加革命的长辈,那绝对希望他长命百岁。    司马炎以晋代魏,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司马家上下也是集中升官发财,司马孚“德高望重”,得到的赏赐自然不少。    而正是因为有这般的好处,司马晃才想要司马孚活着,而且是长久的活着。要知道羊祜没来时,司马孚虽说身体不好,但还活着,羊祜一来,司马孚却吓死了。    接到司马晃的急报,王濬再一次鼓气勇气,向羊祜劝说道:“卫将军,我们还是撤退吧,上庸不能空虚太久,要是安平王的遗体有什么闪失,你我都担待不起。”    羊祜沉默良久,最后终于点了点头以示同意,王濬搬出司马孚这尊大佛,况且又提到遗体入土为安的司马氏族中之事,没有办法,他虽然和司马炎关系不错,但还没有到能和司马家老祖宗相比的地步。    十二月十七日,羊祜退守西城,历时二十余天的汉中保卫战暂告一段落。    晋军方面,安平王司马孚被惊死,裨将伍巢战死,还有三千余将卒折损,收获方面几无所得,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毁坏了汉军的八道木阑。    这一仗事发突然,结束的也很突然。    羊祜运筹帷幄了半天,最后落了一场空的结果,羊祜很郁闷。    汉军的顽强出乎他的意料。    而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汉军的援兵不断的出现,从这些将卒的叫喊声来判断,其中更有不少的羌兵,这说明什么?    这只能说明赵广已经完全吞下了巴蜀,而不是像之前的蜀汉那样,内部你争我夺,一团散沙。    新汉的崛起已经无法阻挡,羊祜开始对晋国的未来担扰起来。    ——    武关道,上洛。    汉、晋两军的撕杀从峣关转向上洛。    上洛是武关道中段的重要节点,从这里往中原有二条道路,其一是继续向武关,到达南阳一带,其二是转向洛水上游,进入弘农郡内。    在峣关得胜之后,汉军逐渐前推,晋军则节节抵抗,这时,得理不饶人的赵广敏锐的感觉到,晋军似乎在指挥上并不是太灵敏,不管是马隆,还是随后增援的晋军,有一种打呆仗和死仗的意思。    羊祜难道就这等水平?    换作别人的话,赵广会相信,羊祜的话,他一万个不信。    察觉到晋军异常的赵广立马派出多路斥候打探,在一番周折之后,终于从被俘的晋军将校处得知,武关道上打着羊祜旗号的是杜预,而根本不是羊祜。    羊祜脱离东线主战场了。    这一变化让赵广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本他觉得羊祜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了,没想到现在羊祜居然还来了个金蝉脱壳。    要猜测羊祜的去向并不难。    赵广稍稍一想,就猜到羊祜是要西向进攻汉中,如果是一年前,甚至半年前,赵广这时已经急的火烧眉毛了,    而现在,他虽然有些担心,但并不是十分的焦虑。    汉中的防御体系已经很完善,罗宪、张翼、陈同等人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就能按照魏延当初实兵外围的设想,将来犯之敌挡在汉中之外。    既然武关道上不是晋军的主力,赵广也没有了与杜预这个手下败将对耗的想法,在吩咐王含守住峣关之后,赵广即率亲卒退出武关道,向关中方向驰援。    来而不往非礼也。    羊祜放着东线主战场不管,非要去开辟汉中,那他赵广就不客气了,不管是弘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