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马隆为先锋(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布都不能保全性命,吴国上下还有谁敢逆孙皓的心意,陆抗要不是名望实在太大,孙皓又顾及荆州西线的重要性,陆抗这个荆州牧能不能继续当还是未知数。    拿不下陆抗,孙皓也没给陆抗多少有力的支持,吴军的军粮同样不足。石城不撤军,陆抗也没能力养军。    就在徐胤一边忙碌一边想事的时候,羊祜终于从铃阁内走了出来。    与历史上被任命为荆州牧的时间段相比,羊祜这次出仕并担任要职的时间要提早了些,其中原因不乏司马炎被赵广逼迫振作的因素。    人就是这样,没有压力轻飘飘。    有了压力和对手,只要不是能力实在太差,短时间内振作一番也很正常。    司马炎虽然比起历朝开国君主要差一些,但并不是庸主,这次提前启用羊祜,就是他在深谋之后的一次强力反击。    羊祜的年纪在四旬上下,身形有些消瘦,脸色也有些苍白,事实上他的身体并不太好,历史上还不到五十就病逝了。    这一次授命作为主将讨伐新汉,羊祜心里其实并不怎么愿意,主要是他觉得新汉目前尚没有向外扩张的能力,不打关中,双方就拼实力,拼发展、拼长远,看看是司马炎这边的晋国潜力大,还是赵广那边的新汉潜力大。    在羊祜的眼中,关中早已残破,人口流失严重,而且又面临着氐羌、匈奴、鲜卑等胡族的威胁,赵广要想安安稳稳的发展不太可能,相反,晋国所在的中原区域一直是汉人的主要活动地,人口、土地、出产等各方面都可以对新汉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只要司马炎不犯错误,赵广就是再有能力,也只能维持一个平局。    羊祜就这个持久对峙的想法,曾经专门上书给司马炎,不过,从司马炎近期军事调动频频来看,显然没有采纳羊祜的主张。    “平虏护军马隆将军到了吗?”羊祜扫了一眼晋军诸将校,对徐胤问道。    徐胤站起身,连忙回答道:“马将军率领所部已经进抵洛水,预计明日即可到达南阳,马将军已经来书,请示其驻军方向?”    羊祜点了点头,命令道:“你修书一封,告诉马孝兴,其部不用赶来南阳,立即转道向武关道进军,先行占领上洛,如果行军顺利,兵进峣关,试探一下赵广的应对?”    “诺!”徐胤应答一声,急忙提笔书写起来。    马隆是晋国新崛起的一名战将,其年纪已经不小,足有六旬左右,不过在曹魏时期多担任地方官员不得重用,到了司马炎掌权之后,马隆才始有出人投地的机会。    前番在文鸯洛阳整训之时,马隆曾为其后军将领,随后又调到司马骏的麾下,在江淮战场上,马隆率部与吴国老将丁奉相遇,双方一场恶战下来,以丁奉的老辣和经验,居然没有占到马隆多少便宜,让司马骏颇感惊喜。    这一次对付新汉,司马炎也是在晋国国内广泛发动,征招强壮勇猛、有出色才智和气力的优秀将领,马隆被司马骏推荐之后,这次担任羊祜的副手。    羊祜在命令马隆急速向武关道进军之后,又修书一封往弘农郡,向征西将军胡奋阐述其主要的作战意图。    在名义上,胡奋这一路归属羊祜指挥,实际上羊祜也知道,若不是胡奋在潼关一次次的受挫,司马炎也不会简拔他羊祜来统一指挥东线各路晋军。    更何况,胡芳深受司马炎的宠爱,胡奋国丈的身份超然,在晋军中的资格又老,不是他所能指挥得动的。    所以,羊祜这一次进攻关中,主要的方向还是在武关道、在峣关。    拿下峣关之后,潼关就处在两路晋军的夹攻之下,即便守军再是能战,也无法再坚守关隘,而潼关一破,关中在羊祜眼里就是无险可守的一块肥肉,想怎么样打,就怎么样打。    从洛水到上洛,由于分属洛水和丹水两个水系,洛水入黄河,丹水入汉江,马隆接到羊祜命令之后,连忙从洛水上岸,向上洛一带进军。    抢占上洛。    攻取峣关。    马隆一想到羊祜的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